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
披着鸡血外衣的佛系家长的内心独白

披着鸡血外衣的佛系家长的内心独白

作者: 周雨聊管理 | 来源:发表于2018-09-02 16:32 被阅读4次
披着鸡血外衣的佛系家长的内心独白

小学要不要读名校?

对此问题,曾经我是佛系态度,如今是鸡血回答:当然要!……只要你有条件。

很多事情不到自己身上是没有切身体会的,自认为某娃语、数、外启蒙都还可以的我,对名校是没有执念的。很多人也说,“最重要的是家长”,因此一直抱着能去就去,不能去就就近入学的放任态度。

期间也鸡血过一次。

一同事(二年级名校家长)听了我的想法后,很不可思议的反驳我,那怎么能一样呢!于是我奋发图强,四处打探,积极争取离距离单位也很近的东方红(本区域最好的一所)。

再后来,一同事说起接送的麻烦、就近的好处,触动了我灵魂深处的懒惰,顺杆分析自家情况:一个长期出差,一个家门口都能迷路,长期靠我接送似乎挑战有点大。搬家呢?某人又不同意。于是立马被打回了原形。

但开学这几天的亲身体会,让想法有变。

幼儿园时有几个联系紧密的家长,娃们分散在不同学校。聊天才知道,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进入一所好学校就是比进入普通学校的学生有更好的起跑线。

报到环节:8.28-8.30,我们接连三天,每天一个半小时,入学登记、报到、开学典礼,战线如此之长,还辅助了微信群、QQ群家长互助才搞清楚各项要求,组织管理能力让人捉急。

其他学校呢,最多2天报到,安排也更合理。最炽手可热的比如外小,则是暑假前确定学生名单后就给家长布置了作业,交代了开学时需要准备的物品清单,全面、清晰、条理。

课程设置:比如汉阳寄宿学校、同济附小、崇仁系学校(包括汉滨小学这样的分部)等课程要丰富些,基本都有外语,其他则是“信息技术”、“写字”、“足球”等特殊课程。我们的……几乎全部是常规课程了。

其他小问题,比如午休,外小就不说了,中午有寝室,聊天才知道崇仁路小学也有床(到二年级)可以午休。看着家长拍的某娃班里小朋友午餐后齐刷刷趴桌上睡,只觉得对不起啊!有的学校午餐时会播放凯叔的国学音乐熏陶渐染,某娃的午餐时间……发餐盒的人手都不够,昨天还是一个学生家长送水杯进去帮发了一半。

教学方法:有个专家说,一年级的第一任务是让孩子爱上学校、爱上课堂。我也是这么想的,学校虽然普通,有个让娃们喜欢的好老师最重要。但是,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必将渗透和体现在日常安排和教学活动中。

名校的往往更合理尊重身心发展规律,因而会更容易被接受,春风化雨的渗透。同样的课程,怎么上才是最重要的。

某娃回来说,道德与法制是她觉得最无聊的一堂课,就是让大家坐着自己看,然后就下课了。其实这个课程,也可以很有趣,这倒好,不知何方神圣,第一堂课就成功扼杀了小朋友的兴趣。

学校一直强调家、校合作,读名校的逻辑就在其中。

“家”是一个大家长,“学”是另一个。“家”的教育理念、习惯培养重要,“学”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同样甚至更重要啊!

只有好“家”,没有好“校”是瘸腿的。(宝宝不哭……)

同一所幼儿园的同学,进不同的小学,六年后不同学校的升学率差距大的不是一点两点。家长还是那些家长,学校不是同一所学校了。

假如孩子目前综合素质差不多,小学后家长用心程度也差不多,六年后的差距主要就是学校间的差距了。

当然,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孩子是根本。但名校如果更有方法激发孩子内驱力和兴趣,差距就更显而易见了。

(~~~~(>_<)~~~~本想平复焦虑的,经自己的一番分析,更焦虑了呢)

小学习惯养成从幼儿开始

家长会上学校对家长提出的一些要求,比如孩子的习惯养成等,话没错,但对家长来说,如果此时才着手,只能说太晚了。

借此总结一下某娃小学前的情况。

语:阅读习惯良好,三岁左右认字,四岁左右开始自主阅读完全没问题,通过阅读的习惯,对科学知识感兴趣,包括数学启蒙绘本。

数:没有刻意学习,主要渗透在绘本中和HABA课程。HABA非常喜欢,大风大雨都非去不可的那种。一年学习,游戏对决胜出率(大概)80%以上。

外:不到三岁开始小机构学习。第一年单纯培养兴趣,第二年自然拼读是挑战,第三年开始有作业要求,今年语法增多、句子变长,听、说没问题,但写还不行。作业要求增加了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等,开始我也觉得难,但慢慢的他们总能完成。

除此之外,动手能力:因为自己动手能力不行,从小会有意识的引导她,她也一直很喜欢,乐高也曾是最爱,巧虎里的实验游戏基本都是自主完成。运动能力:动作偏硬,4岁多断断续续坚持跳舞,佛系的我因为安抚其情绪主动给减少了一节舞蹈课还被老师批评过,但我的目标一直是让她“有兴趣的坚持”,所以接受批评但死不悔改,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

从小到现在上的课有,英语(3岁-至今)、乐高(1年)、haba(1年)、跳舞(4岁-至今)、画画(4岁多至今)、轮滑(只几次怕热就没再去……)、写字(今夏至今),其实并不算多。乐器是个遗憾,一直没开始。希望学声乐,这个也是我的梦想。

从能力上来说,秩序感、专注力较好,动手能力强,自信心有待提升但抗挫力还是有进步。因为从小以讲道理的方式沟通和不接受哭的威胁,她很少无理取闹,只在自己实在痛苦的时会委屈流泪。

说到专注力都是泪啊,为了不打断她,即使快吃饭了若她在玩玩具、看动画片也从不勉强停止,为此没少得罪PP老佛爷。

说这么多,只是想给宝爸宝妈们提个醒,很多事情不要等到有要求了才去做。因为如今最大的鸡血者不是家长而是学校。如今的教育环境,不比我们小时候,学生做了最好不做也就那样了,压力基本不会落到家长头上。现在的家长、学生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学校的鸡血要求不完成,家长如何佛系得起来?

所以,即便为了自己省心,家长也必须很努力。很多孩子看起来毫不费力,背后都有努力用心的家长。

所以呢,有机会看看育儿书,了解幼儿成长规律、敏感期啥的,根据自家孩子特性,适时引导强化,战线拉长,家长不用那么焦虑,幼儿也更容易接受。

看起来像鼓励大家打鸡血,事实不是。事情做在前面,后面大人小孩才能都不被动,不痛苦。把功利心目标转化为自觉性行为,使彼此轻松,这是我认可的“佛系”。

小学家长怎么当?

回头看幼儿园阶段,也曾遇到很多难题。如今新学期、新开始,只觉更大的茫然无措在心头。

幼儿阶段的问题,主体是我和她。小学阶段就复杂多了,----我和她,和学校,及教育大环境……很多问题必将有心无力。

一早看到嘟嘟妈妈的文章,“幼升小之后如何在剧场效应下适者生存?”

什么是剧场效应呢?

就是看舞台表演时,你前面的人不遵守规则看起来了。为了看剧,越来越的人不得不跟随站起来,无论你多么想做个遵守规则的好观众,为了完成看剧任务,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不得不仿效,也站起来。

能从头到尾安然端坐的,恐怕只有前一二排的观众,----由于位置优势,后面的人站立还是端坐对他们没啥影响。这部分对应的情况,不是父母实力强大,就是孩子天禀异赋,A不行还有B、C……,选择只看喜好,不必争抢资源,故而佛性的起来。

大部分则是看到别人站起来就唯恐落后的鸡血家长。少部分是能审时度势,依靠自己的分析判断,别人站着他坐着还能把剧看完的人。

所以,小学家长最该做的是,放下慌张焦虑,放下盲目攀比,冷静下来,分析判断自己的位置与形势,分析判断孩子的实力与特性,然后想想看,-----

怎样才能不身心俱疲的情况下,去享受剧目。

(恩,我想静静……)

相关文章

  • 披着鸡血外衣的佛系家长的内心独白

    小学要不要读名校? 对此问题,曾经我是佛系态度,如今是鸡血回答:当然要!……只要你有条件。 很多事情不到自己身上是...

  • 佛系家长和鸡血家长的边界之思考

    作为一个结婚之前没有结婚想法,生娃之前没有生娃需求的大龄女青年,结果都踩在了传统要求时间点的节奏上一一完成了转变。...

  • 情绪日常|从小舍得看,能有几个家长佛系?

    目前我算佛系家长,但看小舍得后,我能预想到,我也会有那么一天。 除了个别鸡血家长,大多数家长最初对孩子的要求算是都...

  • 这是个许多人靠打鸡血才能让人勃起的时代

    1、这是个许多人要靠打鸡血才能勃起的时代,其实精神早已营养不良,骨瘦如柴。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披着伪善者的外衣做着恶魔...

  • 【性灵哲思】:天使与魔鬼

    ★❤ 2022/12/11 披着〔天使外衣〕的【恶魔】,披着〔天使外衣〕的【天使】, 披着〔恶魔外衣〕的【恶魔】,...

  • 鸡血老母&佛系普娃

    本人从孩子一周岁左右就开始看育儿书,像《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卡尔威特的教育》、《哈佛女孩刘亦婷》……后来...

  • “鸡血”妈妈和“佛系”妈妈

    01 我们这些相互认识的妈妈有一个专门讨论孩子的群。这个群讨论的对象,小到只有一两岁,还没上幼儿园,大到已经十六七...

  • 你是一个怎样的鸡血家长?

    鸡血家长,顾名思义,打了鸡血的家长,对娃的教育处于精神亢奋状态的家长。鸡血家长可以分很多类别,这里主要列举两类,各...

  • 披着外衣的虚伪

    尘埃落定,终于成交了。最大的收获不是赚了不菲的佣金,而是对白人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与他们的相处之道有了新的定义。此文...

  • 披着外衣的灵魂

    人是一个不由自主的产物,没有选择命运的机会,就被迫降临到这人世间。 孩提时代还好,不会考虑其他人的感受,而可以任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披着鸡血外衣的佛系家长的内心独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kpm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