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文化正在逐渐走向大众。
天猫上买过汉服的人接近2000万,今年市场的规模预计达到100亿元以上;
知名品牌的汉服,即便价格上万,仍然一衣难求;
头部汉服创业企业融资上亿,包括红杉中国、腾讯资本等知名机构在内的各路资本纷纷入场。
就连普通人都能观察到,大街上穿汉服的年轻人多了起来,“五一”期间如果你曾经到热门景点出游,你肯定看到过不少穿汉服拍照的人。
总之,这些现象似乎都说明一件事:汉服市场大有可为。
市场有商机可图,是不是就意味着,汉服生意容易做呢?
赚汉服的钱,远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
为什么呢?
因为汉服圈有一些特定的游戏规则,无论是对厂商来说,还是对想尝试汉服的新人来说,这些规则都提高了他们入圈的门槛。
比如,反对山寨。
还比如,不少厂商,入行的时候栽在了“形制”上。(“形制”的意思是,汉服必须保留和延续历史上传统服饰的基本要素,比如“前后中缝”“交领右衽”——也就是说衣服前襟左右相交,而且衣襟一般是向右掩。)
当然,你可能会想,这好办。
找有经验的设计师把把关,就不会犯形制错误的基础问题了嘛。
但是问题来了,在汉服圈子里,并没有所谓的“统一标准”来定义什么算“对”的形制。
虽说从数量上来看,汉服圈子已经有几百万乃至上千万人,但是整个圈子却被“割据”成很多个小派别。
所谓的“汉服爱好者”,其实并不是一个圈子,而是无数个小圈子。
之前一说到服装行业,我们常常会觉得,这个市场的各个领域一定会出现参天大树,比如快时尚领域里有Zara、HM等等,运动领域有耐克、阿迪等等。
但是像汉服这样的行业,可能永远不会存在一个巨头。
这个市场也许会像一个热带雨林,里面充斥着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各类商家。
汉服市场的发展让我感受到,小众文化破圈,最难的事情其实是克服圈内人的“分别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