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今晚很多的文人大家都会写写关于杨绛先生的故事,或悼念、或哀思、或惋惜、或心痛。其实我是不希望大家看到这段文字的,因为只要刷刷朋友圈,不管了不了解杨绛先生的人,都会凑上一次热闹。顺手转发一篇悼念文章,便可瞬间拉升自己的文化逼格,我想大多人都是愿意去做的。而我也是趋之如骛的其中一个。今晚我看到很多人都把先生笔下那富有哲理的话语变成了一张张“鸡汤秘方”,但我敢断言,不出三日,汤渣你都找不到。
我算不上是个文人,甚至都还不会写好一篇文章,暂且把自己定位为读书人吧!今晚我写的文字不是回忆跟杨绛先生有过的交集,也不是崇拜她五体投地的圣徒。我就欣赏杨绛先生的某个特点,爱读书。你们不都说要给我介绍给对象吗?条件就摆在这里了。曾经有人问过我,“女孩子什么时候的状态是最美的?”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读书的时候”。看着那人的眼珠,我觉得还是低头再看会书的好。当然,我并不觉得自己读书读得多,更不会觉得自己跟其他读书人有什么不一样,但只要一个人有读书的爱好,我对会很佩服他(她)的。读书是一种很好的习惯,可惜自己身边这样志同道合的伙伴不多。不过也好,如果扎在读书人的圈中,我可能就不会有这样“出众”的感觉了。
杨先生说了,“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者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得情趣会思考的人,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人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但这样的话又有多少人能听得进耳。有个学生问我,老师,什么叫有温度?什么叫懂得情趣?什么叫会思考?我没有一个直接清晰的答案。但学生立马回答我,读书不会告诉我们这些问题的答案,让我来告诉你吧!——“有钱叫有温度!”“有钱叫懂得情趣!”“有钱才能思考人生!”听完之后,我觉得这个真的是超级有道理的答案,真的是要给36个“赞”!那些拿着鸡汤秘方的人们,要不大家出来辩驳一下好吗?
怪不得老师磨破嘴皮让大家多读书、多学习也没有人会相应,在金钱面前,“读书有用”真的给扇了一记特别响亮的耳光!很多东西,在现实面前,是如此地苍白而无力。有位学者曾经说过,大学里为什么来自农村的孩子越来越少?城市的孩子却越来越多?“读书返贫”又为什么会跟扎自己心窝般难受?因为读书是一种“奢侈品”!!!不管大家相不相信,我是有一点点相信的。之所以说相信,是因为我觉得他说得蛮有道理的。为什么没有全信,那是因为概念不一样。我想说的其实就是读一本、两本、三本书而已,但他的“读书”是可以跟“上学”划等号的。但我从这个角度同样可以窥探到,“读一本、两本、三本书也是奢侈的”。要知道,我们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充斥在仅有24小时里,能有时间读书的人,难道不是一种奢侈么?这样的解释我觉得还是很有道理。可能抱着LV入睡和抱着书入睡的感觉真的差好远吧!我没有抱过LV,但我知道它很贵很贵,我抱的是《木心回忆录》,它也很贵很贵。为什么?——因为你们告诉我读书是奢侈品啊!这样都能被我绕回来,厉害!
其实写这几段文字真的跟杨绛先生没有关系,但我还是要表达对一个女先生的尊敬。我最欣赏的还是杨先生对读书的痴迷和认真。要知道能跟名人扯上关系,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你本身就是名人,另一条就是你需要依附名人才能成为名人。看来我只能选择后者了。我写字的本意是希望悼念先生的人不要仅仅借着先生仙逝的时机去蹭文化逼格,不管你今天转没转发关于杨绛先生的文章,我们自己心里都知道,low是蹭不出来的。还是多读书吧!我真的希望自己可以通过多读书把文化逼格提升一下下,但英国人告诉我,培养一个绅士需要三代人的时间。看来我是只能培养一点点了,自己的文化底蕴太差,还是多读书吧!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光,读书能让人遇到更好的自己。杨绛先生是这样说的,而我没有那么大的奢望,改一下后半句,“读书能让我遇到她”。
好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