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来举一个例子,
关于【当代】与【后代】的,
当人的维度和能量提升时,
反而后代会更少,
为何呢,
因为【能量之回收】,
2.
比如人与动植物的不同,
人到了春夏,会进一步【养精蓄锐】,
而动物植物园,
越是食物链基层的,
越是会:
繁衍后代,
其实,
这种繁衍,是一种【三生万物】的表现,
但也是自己存不住能量的体现,
有的动植物、繁衍了后代,
自己反而精力就弱而亡了,
3.
那么再来看人,
人的提升,
其实是从【万物归三、三归二、二归一】的过程,
甚至,不但自己九九归一,
也【带领着相关一切】、九九【归一】,
4.
有的高僧、非但自己不选择后代,
反而以万物为后代、
带着万物、众人、一切回归,
而为何选择呢,
不是自己想要后代、
而是已经有了很多生命,
ta们已经存在了,
就好像,既然【九九已存在】了,那就带ta们一起【归一】吧,
5.
再来说玛雅序,
来看一下图腾大概顺序
0.黄太阳(夏)
到5.红蛇(春)
到10白狗(冬),
所以呀,是从【春归冬】
(如如不动)
6.
那么,过去为何有人想子孙众多,
其实是【有所求】的,
特别是,想要通过后代,达成自己的寄托,
但这时,【能量场】,也就从当下、【压】到了未来,
而祖辈越是寄托,
后代反而【压】力多了,
但力量其实是不足的,
这就是当初人的起心动念:
想通过后代、寄托、填补自己的力量不足,
7.
其实,关键就在这里,
ta反应的时,人对于【当下与未来】的、
心态,
比如说【愿望】,
我们实现愿望,
本是一种,体验到【自己是一切】【自己能】【容纳一切】的体现,
但是,愿望并不需要成为,自己的寄托,
更不是说,
愿望实现了,才能证明自己的成功、
未来,并不是为了填补当下而存在,
相反,
从当下到未来、是一个水满则溢的过程,
8.
当下好,
于是未来自然好,
当下越好、
未来越好,
未来的乐、
来自于当下之乐,
未来之乐、当然不是“用当下之苦、换来的”,
未来的丰盛、
是当下之丰盛、
之延伸,
9.
而当下要做的、
就是让当下更好,
让当下的好、达到了一个临界点,
于是,瞬间,
未来之丰盛、
也达到了一个临界点,
而这个、让当下之好、
超越临界点,
就是修行,
——19.1.15 未时 妙有S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