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四老学姨
普通高校,对外汉语专业,绩点中等偏上一丢丢
坐标厦门,不考研,不出国,也不从事对口工作
4年大学,2年在心在校内,2年心在校外
2017年,我终于正式开始了“投资”生涯——
财务方面,开始跟着老爸学习理财,正确处理自己为数不多的积蓄
事业方面,找到了一份工作的同时,和朋友合开了一个原创服装品牌公司
自我投资,报名法语网校,打算报名明年3月的B1等级考试
这一切之所以称为“投资”,是因为我仍然是个菜鸟,一直在摸索和学习的路上。
现在人都爱说“何以解忧,唯有暴富”
当然,暴富不了,小富也是可以的,咳咳
对于20岁左右的我们,学会正确投资比忙着赚钱来得更为重要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20岁之左的“投资”
20岁之左,大约也就是我们大一大二的这两年。很多人远离家乡,也告别了循规蹈矩的生活。大家既兴奋又茫然,想要体验一把真正的青春,又摩拳擦掌想要让全世界看见自己的能量。20之左的投资的第一任务并不是创造和规划,而是认知和体验。
学业——别急着给自己的专业下定义
很多人在刚进入大学不久就觉得自己的专业不适合自己,所以不少学弟学妹经常跑过来问我“我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我该怎么办?”实际上大学的专业的作用,是对你的思维方式和未来发展途径起一个指导和辅助的作用,专业的区别表面上是学习的知识不同,更核心的是思维方式的不同。另外,国内大多数专业的前两年,很多课程都是通识课——毛概、马克思、大学英语和专业基础课,并不能够真正接触到这个专业的核心所在。所以,学习不是最重要的,但是请不要忘记学习。某些成绩(比如英语)绝对可以为你的前途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我在大学的前两年,尽量多的去争取学校里与专业相关更为密切的实践机会(大二的时候带过一段时间的华裔夏令营),和不同年段的学长和学姐进行交流,也去更多地从外界和各类招聘信息中去了解这个专业的市场和现状。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专业本身,还能够更好地去认识自己。一切投资,都要从了解和认识自己开始。
专业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评判的标准只是你自己本身和未来的规划与这个领域的匹配程度。
学生工作——不是必须,但绝对值得体验
对于学生会和各种社团工作,现在有很多文章都有褒贬不一的态度。实际上,参与学生工作是在校期间对你的软性技能提升最好的投资之一。而且大学生活跟中学相比,无论是氛围还是时间安排上,都更加轻松,一个可以与更多的人交流碰撞的机会,一个可以给自己更多可能的平涛,何乐而不为呢?
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我和很多人一样,报了好几个组织,但是经过一学期的体验,我只选择留在一个自己更喜欢的组织里继续做下去。做海报、写方案和现场执行,我学会了很多原来根本不会的技能——基本的平面设计、策划方案和活动执行监督。也渐渐从一个上台紧张到手抖的小白变成了渐渐可以脱稿演讲的老学姐。
学生工作不止是简单的搬桌子而已,它和职场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所有人都需从零开始,大家各自结果不同,多半是主观原因导致。你可以不去参加学生工作,但是一旦参加,不要总是把问题归咎于客观环境。因为这世界处处都有阴暗面,总有人能够处理妥当,你也可以。
关于兼职——机遇还是遭遇,全看选择
大学前两年大部分人靠的是父母的生活费,很多人想要体验一下自己赚钱的感觉。但是绝大多数企业招聘管理培训生、实习生都是从大三开始,各种兼职便成了不二之选。还是那句话,我鼓励大家为了体验去兼职,切忌为了赚钱而去赚钱。
在兼职的选择上,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有两种值得鼓励的——
第一种,知识技能运用型
趁着高中知识还没忘光,可以去尝试去当家教、教辅机构的老师;英文和中文基础比较好的,可以去尝试做翻译、兼职编辑等。我在大二的时候就曾经做过一些英文笔译和陪同翻译,也为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人脉做了重要的积累。
第二种,兴趣提升型
大学接触了一些新鲜事物之后,很多人开始有了自己的兴趣。我有一个同学对咖啡很感兴趣,于是就去附近的咖啡馆兼职学习如何做咖啡,现在已经成为咖啡文化的半个专家了。大学期间,如果有什么兴趣爱好,大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学习和提升自己,兼职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那些派发传单等工作,不是不能做,而是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如果你只用简单的完成的思维去做,那么你的收获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如果你选择做这类工作,那么不断的反思、学会从中挖掘一些学习和提升的点是很重要的,比如如何跟人有效沟通、如何正确表述你的意思等等。
大学前两年的兼职,懂得在过程中一边体验一遍反思,开拓自己校外的人脉圈,也是一种很好的投资。
我的20岁之左,大概是这样啦
如果有什么遗漏的以后我会跟大家继续补充~
你们的20之左,过得如何?
来跟我分享一下你们的心得和故事吧~
沧海万粟,总有一粟会发光。
我是浪浪,20岁出头的我,和你一起成长
欢迎大家点赞和关注鼓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