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阿拉微生活
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

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

作者: 不较劲的智慧 | 来源:发表于2019-12-25 22:58 被阅读0次

何为内心强大?用金庸先生的话说就是:“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

为什么内心强大很重要?因为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克服了内心的忧虑、焦躁、不安、懦弱等不良情绪,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人生的主宰,活出真正的自我,无怨又无悔。

正如老子在《道德经》第33章中所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战胜别人叫有蛮力,能克制自己的弱点,自我战胜,才算是真正的刚强。也如曾国藩在《挺经-刚柔篇》中所讲:“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刚不是指暴虐,而是指坚强,克服自身弱点;柔不是指低下软弱,而是在自己强处方面谦逊退让。

生活中的各种挫折、磨难,会练就一个人的强大的内心。内心强大的人,往往有这3个特征,看看你身上有没有一个。

1、沉默寡言;

为什么说内心强大的人,会变得沉默寡言呢?因为他们知道生活中的痛苦和坎坷都是需要自己来承担,与其把自己心中的苦告诉别人而引人嘲笑,还不如把所有秘密埋藏在内心,慢慢转换为自我奋斗的力量。正如南怀瑾大师所说:“每个人都有一份自己的孤独,无法与人诉说,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一个人,忍常人不能忍,得常人不可得。经历过人生苦难的人,内心逐渐变得强大,都深知“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的道理,与其说的话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对于内心强大的人来说,言语往往是苍白无力的,沉默是金。如鲁迅先生所言: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而这也更加符合大自然中的强者规律:成熟的麦穗总是低着头,只有小鱼小虾才喜欢在水面蹦蹦跳跳。

曾国藩就是一位内心强大的人,他度过人生难关的秘诀就是“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好汉打脱牙,和血吞。”因为他懂得咬紧牙关,徐图自强,最后建立了不朽功勋,成为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圣人。

所以说,内心强大的人,心智更加成熟,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嘴巴,因此常常沉默寡言。

2、遇事淡定;

一个人经历过人生起起伏伏,见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才会在艰难困苦中一步步练就强大的内心。透得名利关,方是小休歇;透的生死关,方是大休歇。只有经历过荣辱功过、世间生死,才能学会看淡功名利禄,变得遇事更加淡定、泰然。

还拿曾国藩来举例,他一生充满坎坷,挫折磨难无数,因此练就了强大的内心。遇到困难时,他不急不慌,从容面对,正如他所说:“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有多少人能够在困难面前泰然处之呢?唯一内心强大的人可以做到,因为他们看透了名利与生死,懂得放下心理包袱,遇事淡定,更能看清问题本质,不急不忙,百步穿杨。

《菜根谭》有言:“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曾国藩讲“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孔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等等。

这些行为都是内心强大的人,遇事淡定的诸多表现。所以说,一个人越是内心强大,越是遇事淡定从容,不会自乱阵脚,坚信“办法总比问题多”,也终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3、待人谦谨;

内心强大的人,往往格局也大,但大格局从何而来?还是要通过苦难来磨练!正如马云所说:“困难和挫折会一点点撑大你的格局”,当一个人经历苦难多了,格局也就变大了。而当你见过了许多成功与失败之后,就会对大自然心生敬畏,做人做事变得小心谨慎,待人谦逊低调。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物极必反,盛极而衰。谁都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样子,但是我们可以谦虚谨慎一点,让明天福气多一点,而灾祸少一点。正如《尚书》中所说“满招损,谦受益”,骄傲自满容易招致失败,谦虚谨慎容易得到好处。

内心强大的人,历练多了,自然深谙天地之道,懂得做人之道,于是变得言行举止更加谦虚谨慎。他们越是谦虚谨慎,最终福报越是长久,正如曾国藩在家书告诫家人时所说:“天地之间,只有谦虚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

一个人会隐藏自己的聪明,才叫真聪明。你看那个真人,他是不露相的。《易经》里面也告诉人们“潜龙勿用”,老子也告诉人们要“深藏不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等等,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真正有德行的人,往往慧心,不会逢人就表。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圆容,不会显山露水。真正有品味的人,往往自然,不会矫揉造作。真正有修为的人,往往安静,不会争先恐后。所以说,一个人越是内心强大,实力越强,越是待人谦虚而谨慎。

人生往往都是从低境界到高境界,从小聪明到大智慧;而经过了岁月沧桑的人,往往能够练就强大的内心,继而表现出——沉默寡言、遇事淡定、待人谦谨。

相关文章

  • 处世哲学

    “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曾...

  • 曾国藩刚柔篇

    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趋事...

  • 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

    何为内心强大?用金庸先生的话说就是:“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

  • 《孟子》 梁惠王 (下) 第七章

    经典语句: 1.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2.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

  • 梅大师语

    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着,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 2018-05-03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 学习《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国之利器》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 柔声刚,弱胜强...

  • 《道德经》瞻阅有感  鱼不可脱于渊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之胜刚,弱之胜强。鱼不...

  • 《道德经真义》第三十六章 国之利器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

  • 中庸 学习心得之一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kwf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