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朋友问我:
镇静催眠类药物会不会依赖或者成瘾?
抱着这样的心态,他/她往往会胆战心惊地对待这类药物,即使在迫切需要它来控制焦虑和躯体症状的时候,也不敢尝试,其实本来明明可以靠这种药物迅速控制症状,为其他治疗药物的起效创造时机的;更常见的情况则是对这种药物形成身心依赖。前几年看李泽厚先生的一本对话集,说他自己多年为失眠所苦,必须靠安眠药入睡,而且还颇为得意地说,各种各样的安眠药他都尝试过,“药性全都摸得清清楚楚”。
镇静催眠药是管制药物,除了精神科医院,别处难以购买。笔者观察各大药房和网上医药销售渠道,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镇静催眠药,除了一种山东某厂商生产的复方助眠药物里遮遮掩掩的含有地西泮之外,别的一概没有。药店里能买到的非处方药,无非是中药和成药,有名的几种,配方彼此类似:枣仁、夜交藤、合欢皮、浮小麦、首乌。惟有一种可自中药延胡(元胡)提取的延胡索乙素(左旋),临床试验证明确可抑制上行网状结构电位唤醒,抑制皮层活动。重庆某制药公司将其与枣仁配伍,制成“复方枣仁胶囊”,理论上讲,应该比“夜宁胶囊”之类确切有效。
前些年治疗感冒的复方药物“白加黑”做的广告非常成功: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得香。近些年被拜尔公司收购后,市场营销不那么用力了。这个药包括解热镇痛、镇咳、抗过敏的成分,其中黑片含苯海拉明。苯海拉明抗过敏,缓解感冒症状,而镇静效果源于它的抗组胺性能。 与我们熟知的五羟色胺或者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不同,组织胺是一种神经调质。神经递质激动受体后直接显示作用,神经调质不同,它激动受体后转经第二信使才能显示作用。在皮质、海马和脑干,激动组胺H1受体引起平静性觉醒,从而保持一个正常的认知和精神运动性操作水平。
苯海拉明是一种效价较低的抗组胺能药物,相对高效价药物能较弱地抗组胺受体,从而引起镇静,进而有助眠的效果。同理的是,某些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较强的抗组胺能效果,在临床上常被脱标签使用用于替代苯二氮卓类药物,帮助睡眠。这也是戒断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一种常见方式。
对于那些真正的镇静药物爱好者,这些都是毛毛雨。“吸惯了鸦片的人看不上香烟”,因为药物难得,他们往往会囤积一些,平时看着都觉得心安理得,如果储备不足,就要多方拜托朋友想方设法弄一些。白先勇先生的《纽约客》里写吴振铎医生同他可爱的女性友人吕芳有如下对话:
“你的失眠症怎么了?现在还吃药么?”吴振铎关切地问道。“有时还吃安眠药。”“安眠药不好,我来给你开一种镇静剂,不太影响健康的。”“来到纽约后,我的失眠症倒减轻了许多。一个月最多有四五晚。你不知道我现在多么贪睡,没有事,便赖在床上,一直睡到下午两三点也不肯起来。”说着吕芳自己笑了起来,吴振铎起身执起银壶又替吕芳添上热咖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