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作者..李小雪

作者..李小雪

作者: 雪中有雨 | 来源:发表于2017-12-05 06:06 被阅读0次

    评话中国通史之,

        明朝

  文...李小雪             

这是我写最长的诗,

后人分析清入关,

冲冠一怒为红颜;

不知清军进北京,

伏因早在三桂前;

素有胆略熊廷弼,

不置死地不算完;

袁应泰竟哭城死,

同病相怜愚张铨;

即然再用廷弼帅,

光杆司令到军前,

壮哉督帅孙承宗,

又有崇焕胆泼天;

黄金组合无人敌,

努尔哈赤马不前。

为何无故撤孙帅,

只因非其同党焉;

换个高第是鼠胆,

边防谓是闹着玩,

袁帅孤胆守定远,

多疑崇祯中离间;

自毁长城还不算,

胡乱指挥又一番;

自己远在皇宫坐,

屡次催战令军前;

万般无奈洪承畴,

难说被坑或被冤;

降了大清明帝祭,

宗祯用人谓乱弹。

闲言道罢归正本,

接着上回唱下篇!

且说高第退关内,

关外剩下袁崇焕;

一六二六春正月,

努尔哈赤攻宁远;

远望城头旗帜明,

刀枪林立真森严;

城头正中架大炮,

这个家伙真罕见;

后金雄主生疑虑,

兵退五里扎营盘。

不识火炮心不惧,

金主发兵来攻坚;

猛攻两日攻不下,

矢石如雨真艰难;

光有矢石还不怕,

就怕火炮一溜烟。

金军死伤数千众,

难撼城墙一块砖;

只得退兵金主病,

不久撒手别人寰。

努尔哈赤病重死,

临终传位留遗言;

其子皇太极继位,

再犯锦州报仇冤;

一六二七年五月,

草长莺飞战马欢;

皇太极兵十五万,

锦州城下强攻关。

城头守军嗷嗷叫,

举起巨石似小山;

一石掷下伤一片,

这样攻城实在难;

两军呼号正酣斗,

那边来了将一员;

金兵屁股如着火,

阵脚大乱四处窜;

原来要塞援军到,

内外前后要围歼;

一声号令金兵退,

明军大胜笑语喧!

沈阳后金援兵至,

没过几天到城边;

命令新军作前锋,

夜绕锦州巧度关;

长途奔袭守远城,

要学成祖越济南。

宁远城外一场战,

明军不敌退果然;

心中狂喜皇太极,

兵临城下欲夺关!

忽然右侧一声喊,

一支明军到近前;

为首正是袁崇焕,

手执令旗貌威严;

退走明军反身杀,

两面夹攻势如山;

金军孤军难抵敌,

只得狂逃退辽边。

宁锦大捷声威震,

呼声直达山海关。

打了胜仗有啥用?

违抗帅令拒入关;

崇焕因此遭弹劾,

弹劾之人魏忠贤;

崇焕被迫辞职去,

京城待罪前程险。

不料适逢阉党败,

崇祯纡尊来求贤;

即拜重职又授权,

尚方宝剑中军悬;

辽东众军听调拨,

先斩后奏朕不拦;

气势昂昂袁崇焕,

此番归辽不似前。

先到双岛借阅兵,

巡阅皮岛到辽南;

尚方宝剑斩总兵,

毛文龙首挂帐前。

要问这是咱回事?

心怀二意疑谍间;

为消抗金前线患,

其若为患明军完!

若有若无无确证,

剑斩大将祸之源;

毛氏也有尚方剑,

镇守海岛许多年;

即无功劳有苦劳,

挥剑即杀罪未宣;

虽然崇祯授专权,

闻听此讯能释然,

放下祸因先不表,

再说袁帅返军前。

一六二九年十月,

皇太极兵再向南;

这回改变进军线,

取道蒙古绕西边;

绕过袁崇焕防区,

攻陷遵化到燕边。

金兵眼看到京城,

朝野上下尽哗然;

大将满桂来驰援,

崇焕千里飞马还;

形成夹击金兵退,

一场虚惊京城安。

京城虽安帝不安,

崇焕纵敌竟入关?

联想之前擅杀将,

崇祯疑心重重添;

适逢忌袁皇太极,

三国演义翻一翻;

蒋干盗书群英会,

现学现卖用离间!

不惜重金买间谍,

北京城中散流言:

袁崇焕与金帝通,

私自议和不久前;

此次有意纵敌入,

率军取京做内奸;

朝内与袁不睦者,

也趁此机进谄言。

崇祯本就心生疑,

立将崇焕捉进监;

狱中囚禁八个月,

是杀是放难两全;

魏阉余党趁时攻,

所谓通敌证如山;

崇焕终死奸党口,

身遭凌迟叹苍天。

袁帅身死金人庆,

明朝百姓也欢颜;

刑场争买崇焕肉,

痛恨内奸到极端!

乾隆倒为其平反,

难辨崇焕忠或奸。

设计害袁袁已死,

皇太极喜内心安;

一六三六改国号,

改为大清定江山;

三年之后集重兵,

兵围锦州再向南;

宁锦守将祖大寿,

率领精兵火急援;

蓟辽总督洪承畴,

亲率总兵共八员;

征集重兵十三万,

兵发杏山和松山;

准备先固宁锦线,

步步为营上策焉。

不料此时圣旨下,

驰救锦州莫迟延!

洪帅无奈弃前策,

粮草屯在笔架山;

亲率六万人先行,

余军随之作后援;

到达锦州外围后,

四面埋伏布置全:

扎营城南十八里,

中军大营在松山;

骑兵东南西三面,

步兵城北乳峰山!

洪帅四面军布定,

金兵随后到松山;

清帝登高观地势,

明军布置心了然;

下令清军结大营,

松杏二山连营盘。

当夜问计范文程,

计定劫粮笔架山;

多尔衮和阿齐格,

兵分两路笔架山;

松山大营挡敌兵,

明军帐中睡安然;

猛遇打击争逃命,

粮草辎重全玩完。

官渡乌巢劫粮计,

现学现卖曹阿瞒!

粮草被截洪帅怒,

当夜分兵报仇怨;

分兵四路袭清营,

便如张郃是一般;

但是清军早有备,

重兵埋伏在路边;

清帝又分一支兵,

绕道奇袭明营盘;

夜里初更更梆响,

探马报到清帝前:

明营军马已出动,

肯定去袭我营盘。

胸有成竹皇太极,

亲自率兵攻向前;

手足无措洪承畴,

忙率二将来迎战;

曹变蛟和王廷巨,

两员大将死向前;

眼看清兵增无减,

明军若突重围难;

前往偷营明军败,

已有败讯往回传;

洪帅长叹无计奈,

只得领兵退松山!

与此同时吴三桂,

六个总兵粮饷断;

奉命退守宁远城,

又遇截杀退杏山;

松山被困半年余,

夏承德降献雄关;

最后城破承畴降,

两大总兵殉国难!

说完上面一场战,

何其熟悉似曾见,

若是看官不健忘,

当忆袁绍败当年;

三国演义一本书,

清帝熟读一招鲜;

不似洪帅兵法熟,

饱读兵书应惭颜。

说到这里算一段,

三桂卖关下回谈!

          李小雪

     

作者..李小雪

相关文章

  • 作者..李小雪

    今天李小雪给大家说说哲理文学, 这段文字, 哲理文学写着好写, 做着难, 能看懂的人能成大业, 知人不必点透, 责...

  • 作者:李小雪

    文....李小雪 晚舟追月, 浪卷千堆雪。 玉管风吹清秋节, 骚客琴横江夜。 柳岸叶落枝枯, 草亭凝影魂孤。 纵有...

  • 作者..李小雪

    感恩节, 文....李小雪, 亲爱的朋友, 今天是感恩节, 当我第一滴眼泪流给谁, 流给天下所有的残疾人, 和孤儿...

  • 作者..李小雪

    咏梅 文""李小雪 何处看风流, 满苑芳梅眼底收。 怒放优姿存雅韵, 香幽。 玉体冰肌艳色羞。 三九苦寒稠...

  • 作者..李小雪

    这是佛语长诗, 母亲 一更一点上佛堂, 想起亲生我的娘。 我娘怀我十个月, 把娘磨得面皮黄。 生声父母恩难报,...

  • 作者..李小雪

    回望的爱, 相爱永久, 深情依恋, 相伴为涯, 思念永远, 文....李小雪 冬季梅花盛开时节, 在寒风几度的吹拂...

  • 作者..李小雪

    秋天的菊, 残花秋月 文..李小雪, 请你不要离开我,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 你离开我自己走了 我想我将为你忧伤, ...

  • 作者..李小雪

    自悟 聆听心底的声音 文.....李小雪 云梦山上, 青草一黄再黄 不要说。 我只想坐在这里。 我看古老的欢乐, ...

  • 作者..李小雪

    回望的残秋, 文..李小雪 残秋, 一杯清茶 暖暖的爱, 一束菊花, 送残秋, 月朦胧, 影朦胧, 闲抹幽弦对...

  • 作者..李小雪

    残 秋, 秋天的菊, 手捧着茶杯, 暖暖情怀, 心里的爱, 文....李小雪, 总想走进你的深秋, 分担一缕忧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作者..李小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cq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