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荀老师的这节课,之前的印象里没有这节课,不知道是忘了还是没有。
听了之后理了一个思路,教材应该是意图通过借助学生生活中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学习时间的先后顺序,为三年级学习经过时间做铺垫。所以我觉得这节课用流程图比较合适,如图:
认识时间二先根据情境整理出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即流程图,再学习时间的先后顺序(这里要借助钟面与时间的特点),同时整理成流程图,然后将事情与时刻一一对应。最后根据事情的先后顺序和时间的先后顺序,判断出正确的时间。
那么在本节课中,事情的先后顺序学生是有生活经验的,学生可以顺利完成,而时间的先后顺序是难点,甚至受前面学习的数的顺序的影响,会出现一些负迁移:认为8:30在8:15前面,因为30比15大。这就需要回到钟面,领会时间流逝的先后,同时让学生明白事情的先后与时间的先后有相通之处:都是先发生的为先,后发生的为后。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教材要安排这样的情境的缘故。
这节课还可以渗透时刻有的是事情开始的时候,有的是事情结束的时候。这节课中9:00写完作业是结束的时候,10:30看木偶剧是开始的时候。就有学生认为10:50不可能在看木偶剧,因为已经看完了木偶剧,应该是把10:30看木偶剧理解为结束的时候,受9:00写完作业的影响。学生学会判断这样的时刻有助于三年级学习经过时间。
另外流程图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会以下几点:1,利用流程图整理信息,表示先后顺序。2,利用流程图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不失为一种数学表达。3,也是一种符合意识的培养。4,是一种数学思考的体现,生活与工作中这样借助流程图来思考的时候还是比较多的。
所以这节课学会解决一类问题很重要,在学习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怎么思考,怎么表达,怎么去解决问题更重要。也是每一节数学课的任务与意义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