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目前常见的数字资产:
电影门票、游戏装备、付费课件、付费音乐、付费知识等
广义上:企业、个人拥有或控制的,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的,在
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或处在生产过程中的非货币行资产,
就是数字资产。
互联网把人的时间总量挪进虚拟的网络空间,做了部分物和行为
的数字化管理,也推进了资产的数字化进程。但是在这过程中,
规则制定者绝对中心化的地位使大部分的数字资产因为缺乏认可
的信任机制,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价值过于集中,更多安全性问题。
传统的资产服务,需要通过相应的中间商。只有资产发行方、
流通平台的三方介入,资产才可以完成整个流通过程。
在目前的多方模式中,存在以下痛点:
1 资产进入流通后,仍依赖资产发行方系统才能完成使用和转移,
这就将资产流通范围限制在发行方系统用户群内。
2 传统的资产流通渠道有限,几乎都依赖于大渠道。
行业大渠道由于垄断地位,大幅增加一些费用,从而导致
流通成本显著提高,小渠道及个人难以在流通环节发挥作用。
区块链数字资产的特点:
1 数字资产是登记在区块链账本或分布式账本上的资产,
以比特结构存在,以代币(token)的形式存在。
2 数字资产是一段计算机程序,可以在区块链上,
通过编制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程序,
完全自主、自治地进行点对点交易,不需要人工干预。
数字资产发行在流通网络中,区块链用于资产登记、
交易确认、记账对账和清算等。区块链数字资产网络,
包括资产发行方、资产交易方、交易所、流通渠道在
内的各个上下游机构,他们可以按照自身角色在链上
自行开展业务。所以区块链要实现的是资产数字化以及
这些数字化了的资产如何在经济环境中交易和流动。
区块链应用于数字资产领域,相比于传统中心化系统,
优势在于:资产一旦在区块链上发行,后续流通环节
可以不依赖于发行方系统,资产流通由单中心控制
变成社会化传播,任何有资源的渠道都可以为资产流通
的催化剂。因此,区块链能极大地提升数字资产流通率,
真正达到“多方发行、自由流通”的效率。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产流通过程:
(1)将资产的数据信息进行哈希运算,生成资产的数据指纹;
(2)将资产的数据指纹嵌入到转账信息中,并将转账信息发送给转账打包服务器;
(3)转账打包服务器依据区块链的打包规则,对所述转账信息进行打包,
盖上时间戳后,进行全网广播。
通过哈希运算,实物资产获取了一个唯一的资产指纹;通过广播,
全网将这个资产指纹数据记录到了区块链上,实现了实物资产链上登记。
所以在链上登记的资产可以自由交易,实现资产的快速流通。
任何可数字化的资产都可以在平台上实现登记、发行,各种主体(个人、机构)
也都可以在平台上登记、发行自己的数字资产。实现资产登记,利于数字资产
追踪查询,可以有效减少资产纠纷问题。
数字资产流通的核心是渠道,
区块链技术使资产流通由原来的单中心控制变为社会化流通,
任何有资源的渠道都可以成为资产流通的催化剂,促进流通、提高流通效率。
区块链“交易即结算”的基本特性使得实时清算成为可能,大幅提高交易后处理的效率,
实现资产流通情况的实时查询功能。数字资产可以是已经数字化的资产,可以成为
资产证券化和资产数字化的入口,将现实资产映射成数字资产在链上发行与流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