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孩童意识状态如何操控我们的生活
第六章:反弹行为、任性、不切实际的幻想
——孩童意识状态的特质
我们的意识会轻易地就被恐慌的内在小孩所接管。而恐慌的内在小孩除了运用所有的聪明与精力,设法将恐惧赶走之外,别无他法。内在小孩会因恐惧而有所行动与反应,因为它没有感受恐惧的能力,只想赶快摆脱恐惧,越快越好。
就像得不到想要东西的小孩一样,我们会因内在的不舒服感而不由自主地对外做出破坏性的举动,这是反弹行为的部分。我们会觉得理直气壮、理所当然地这么做,这是任性的部分。再加上我们并不去看见和面对真实的状况,而是盲目地希望生活会提供所有需要、会按我们希望的方式对待我们,这是幻想的部分。
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了解到除了自己以外,没有人会照顾我们内在最深的需求。我们成为自己内在受惊小孩的警戒保护者,将注意力与知觉放在外在世界,学习控制与操纵周遭事物,尽一切力量保持自身安全。
内心深处,我不相信有人会在那里帮助我。就算一点微不足道的失望,也会让我退回到自己熟悉的洞穴里。我带着未显露的愤怒退缩,当对方没有给我想要的时,就退回自己的洞穴去伤害他。我最深的期待是,爱人或密友能立刻了解我,不用多说就会体贴地善待我。如果情况不是这样,我就感到被背叛和生气。
我们扮演拯救者,透过控制、操纵,让别人依赖、感激我们。也可以扮演受害者,让别人心里感觉抱歉和内疚,好去控制他们。我们也会扮演暴君,只要运用恐惧的心理就能压制和控制别人。我们就像小孩似的,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得不到时,就像小孩样耍赖。
我们会理直气壮地切断关系,或开始吹毛求疵、痛加批判,觉得自己的行为情有可原。无法看到自己的行为充满怨恨,是源于过去没有得到所需时留下的伤害和恐慌。
所有这些行为都掩藏着内在很深的恐惧及脆弱。由于需求得不到满足,我们时而怨怼;由于期待无法一一实现,又时而恼怒失望。
但是,我们并没有去感受这个痛苦,反而是凭直觉做出反弹行为,并大加挞伐。反弹的核心在于不愿去感受期待落空的恐惧和痛苦。
依据我们过去的经验,逃脱这种困境的唯一方式,是开始去探究我们的孩童意识状态,并问自己:
·在我们的期望与反弹的背 后,有什么样的恐惧?
·我的感受是什么?
·我一直想要的是什么?
所以我们在表达自己时,总是既期待又怕受伤,觉得自己的需求根本不会受重视,充满防御和猜疑。这样的期望,不幸地会强化需求无法满足的经验和信念,但这其实是因为我们先把别人推开了。结果是我们得不到需要的爱和支持,心中恐惧的负担又更加沉重。
表面上,双方都以至诚善意去爱与被爱,彼此分享、沟通以及滋养。然而每个人的内在同时也是一个受伤的小孩,对爱有强烈的渴求,也藏有一个带着强烈恐惧与期待的内心世界。
我们心中有个篮子,小时候所有无法满足的需求,都装在这个篮子里。通常我们早已把这个篮子储存在内心很深的底层,把它忘了。事实上,我们可能甚至也搞不清楚需求是什么了。但当我们开始相爱时,这整篮的记忆被唤醒,而我们贮存在那个记忆篮中所有期望被爱的秘密,都现出原形。
我们越熟悉和享受从自己的篮子翻找出需求,并让对方来满足我们的需求,则期待的胃口也会随之越来越大。毕竟,为了这些需求能被满足,我们已经等了半辈子了。最后,我们的胃口会奇大无比。
每个人对于这种失望之情的反应都不同,有人可能会切断关系、抽身离开、责备对方、大发雷霆,或者口出恶言。迟早我们会将在父母身上得不到满足的需求,一股脑儿都丢给爱人。然后麻烦就开始了,因为在内心深处,我们期盼爱应该是能满足需求,对方应该能保护我们免于恐惧与痛苦。这就是爱,我们一直是这么认为的。两个满是害怕、需索、要求与期望的无意识小孩,纠缠在起,创造了空前的混乱。这两个受伤又匮乏的小孩,面对彼此,既不能相互理解,也不能满足对方的需索。
他们不是带着自己的脆弱去靠近对方,而是带着自己任性的内在小孩。
每当我们对一个人产生信任时,就会认为自己已经打开了心房,所以对方应该满足我们的需求。在这种状况中,我们好像戴着一副眼镜,遮盖着自己的视野。透过这样的眼镜所看到的,不再是爱人,而是投射出自己从未拥有过、又极度想要的父母。
诡异的是,期望犹如鼬鼠身上的臭味,我们这样做不会满足我们内在小孩的需求,只会让任性和反弹行为成功地推开自己深沉渴望的爱,使我们更加陷人绝望和惊慌之中。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作者【美】克里希那南达和阿曼娜夫妇,本书从内在小孩的角度,讲述从恐惧到爱的旅程。
本文转载自:洁懿读书汇
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如有疑问,敬请告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