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梳理出来了,但对于一个幼儿园阶段的小朋友来说,认知和记忆存在难点。因此,我补充了其它的辅助工具。
工具一:嘀嗒饼图
把一天的作息清单制作成一张饼图,以不同色块和区域表示不同时段的执行事项。大宝可以根据色块和插图强化时段的内容,更直观地了解自己一天24小时的作息安排。
我将墙上挂钟的背景板,索性更换成了饼图,这样,大宝每看一次时间,都可以加深一遍记忆。另外时针分针的指向,还起到了提醒督促的作用。时间走到哪个区域就做那个区域相应的事情。
工具二:闹钟
饼图钟唯一的不足,是没有闹钟的作用,依赖大宝主动自觉地去看。因此,我补充了闹钟,化被动观看为主动提醒。
闹铃主要设置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早起7:00,放学后作业16:45,洗漱20:20,晚睡21:20。
工具三:微环境
主要针对做作业时段。以往大宝写作业,号称拖拉磨蹭大王。十分钟的作业,半小时愣是没写完。推开房门,书桌地板全是玩具欢乐的海洋,作业本和笔总会深埋其中而看不见,我只能凭借愁云惨雾的哀怨气息感觉所在来定位它们,解救它们。
搞开门突袭,也很累,关键是影响心情,这边厢都在跳脚了,那边厢仍然和玩具打得火热。
冷静下来,我跟大宝商量,给他的诸多宝贝玩具建立一个宫殿住着。我把宫殿的位置设在远离书桌的地方,搬到了阳台或者客厅,美其名曰便于他一边玩一边看电视,这可是一项很厉害的技能。大宝愉快地接受了我的“体贴和鼓励”。
我又趁机把书本整理到离书桌远一些高一些的书架上,彻底关闭了他随手就可以取阅的便利。
这样一来,他的书桌就清爽多了,除了课本和作业本、笔盒,几乎没有别的了。
果然,少了随手拿来玩的干扰和诱惑,大宝做作业专注多了,效率直线上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