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午睡后,走在去小组的路上,脑子里突然想起高中政治书上的一句话:“世界是物质的,而非意识的,物质是本源,意识从属于物质”。
什么是物质?分子、原子、夸克……这些组成宏观世界的微观颗粒吗?这些能够看到、摸到的具体的事物吗?这些都可以说是物质,但不是哲学层面的物质。在哲学层面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应的客观实在,是对万事万物共有属性的高度概况和抽象。
这句话稀疏平常、普普通通,却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很多人都听说过、知道这句话,但是我们却没有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到我们的人生态度上。
如果理解了这句话,我们就会多一些实践,少一点空想(理论);想再多也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只会使自己陷身于空洞的沼泽之中、华丽的辞藻之中、诡辩获胜的得意之中。这些没有什么用处,只会让自己沉迷于虚荣当中,而非自己的实力。
如果理解了这句话,我们就会明白,万事万物无不在运动、消逝之中,新旧交替是常态。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它改变了世间的一切,却不曾丝毫改变自己。我们会明白自己不过是这世间的过客,我们所追求的房子、车子、钱财,即使拥有了,也终究会流通给他人。当然还是要继续追求的,这是我们享受幸福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没有必要看的过重,把这些看成自己人生的全部以及幸福生活的起点。
如果理解了这句话,我们就会明白,青春消逝、身体衰老、生命死亡(具体的生命)不可避免,包括我们自己,终会有那么一天,或早或晚。我们便会思考活着的意义?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我们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现在对于活着的意义,我暂时没有明确的答案;对于生命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我认为是自己心灵的光明、坦荡的态度。
当我们真正认识到这个世界是物质的、客观的,便会开始慢慢地跳出主观的自我,去静下心来关注这个世界、关注他人,去推己及人,享受生命。这句话可能没有这么强大,但能静心、去除杂欲。
送句话给自己、我的朋友:万物并行而不相害,大道并行而不相悖。愿我们聚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一起照亮整个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