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扯谈]落马魏民洲留给西安的“遗产”
原创 2017-05-25 笑史人 奇淡怪沦
魏民洲被查,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西安乃至陕西官场引起的震动,不亚于金三在东北亚放一颗原子弹。
魏民洲落马后,坊间关于其很多说法相继浮出水面,具体涉嫌哪些“严重违纪”的问题姑且不论,关于其为官一任的口碑,反正很不咋地。
懒政典型
官僚保守
沉迷权术
特殊癖好
……
其实不是大家想落井下石,在他翻把时给他贴不好的标签。有些事,现在说不代表现在才有原来没有,有些标签,现在才贴是因为当时没法贴,不能贴。
魏民洲主政西安四年,到底是给西安带来的“好”多还是“哈”多,老百姓心中有杆秤,官场中也都有说说道道。
魏民洲有啥问题,奇淡怪沦不是中纪委,定不了性盖不了棺。
魏民洲是啥口碑,奇淡怪沦不是焦点访谈,但也能做到“用事实说话”,我们就用他落马留给西安的“遗产”,请大家来评判。
A 上任
2012年6月14日上午,西安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正式送走孙书记,迎来魏书记。
根据媒体的公开报道,按惯例,孙书记和魏书记都要做表态发言。
即将升任省委副书记的孙书记首先表示了对中央和省委决定的拥护,也“深深表达”了对西安的热爱和不舍。孙书记还特别对接班的魏书记进行了点评——
民洲同志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工作能力强,领导经验丰富,为人公道正派,一定能够胜任西安市委书记这一职务。
魏书记在发言中说,由我接任西安市委书记,是组织对我的信任和重托,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一定接好“接力棒”,要努力做到六个“始终坚持”。一是始终坚持把中央精神作为根本遵循,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二是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三是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首要责任;四是始终坚持把维护团结作为基本要求;五是始终坚持把清正廉洁作为从政操守;六是始终坚持把加强学习作为活水源头。
同时,魏书记也对孙书记的褒奖投桃报李,他说,清云书记在西安工作15个年头,为西安的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此,西安人民不会忘记。
简单做个总结,魏书记上任时向组织郑重承诺——
当一个清官好官,发展西安,改善民生。
B 经济
是个啥官,大家现在都知道了。
另一层面,西安发展的咋样?民生改善的如何?
按当下的唯GDP论,一个官员水平能力怎么样,首先看的是当地经济发展。我们就先按这个套路掰一掰。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笑史人也并不是真心想伤害谁,尤其是不想伤害我们的大西安,但没有对比就没有说服力,没办法,我们就拿西安一直要追赶超越的成都做对比吧。
就对比魏书记在任的这几年。
2012年6月,魏民洲从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任上调任西安市委书记。
根据官方权威数字,这一年,西安全市生产总值(GDP)4369.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8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442元。
同年,成都GDP81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3%,比全国副省级城市平均经济增幅领先2.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9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301元。
大西安的GDP,相当于大成都的57%%。唯一可以欣慰的是,从数据看,西安人比成都人有钱。
西安人到底有没有成都人有钱,请西安人自己说。
到了魏书记离任的2016年,西安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6257.18亿元,在全国位于26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3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91元。
同年,成都GDP12170.2亿元,排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仅次于广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0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05元。
四年间,西安的发展水平增长了43.2%,成都的发展水平增长了49.5%。需要认清的是,成都的发展基数要比西安大的多,从经济学而言,基数越大,增长越难。
四年前,成都GDP是西安的1.86倍,四年后,这个数字变成了1.94。
追赶超越,越追反倒差距越大,马上就要被甩开两条街了。
连可以聊以自慰的“西安人比成都人有钱”,都被数据啪啪啪打脸。
C 文化
经济不行,那咱比咱的强项文化。
好歹也是十三朝故都,国家还给了个“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的伟大定位。
根据媒体的报道,魏书记主政西安4年,搞过几次文化调研,做过几次文化发展指示。
比如在曲江调研时指示——
曲江新区要突出文化产业特色,坚持创新发展,推出精品项目,不断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在调研全市文化工作时强调——
传承好历史文化,发展好文化产业,建设好文化工程,努力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市民群众。让西安文化特色充分彰显、走向世界。
那么,西安的文化产业到底发展的怎样?文化特色有没有走向世界?
陕西省统计局2016年发布的《陕西文化产业与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对比分析 》显示,陕西文化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一、整体发展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主要是占GDP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低于GDP总量占全国比重。
二、市场主体偏少、规模偏小
主要是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数偏少,尤其是纳入统计直报平台的规模以上企业数较少。
三、文化制造业发展滞后、行业覆盖面不全
主要是文化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低,行业覆盖不全,不仅滞后于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也远远落后于全国发展水平。
陕西的文化,说白了就是西安的文化。然鹅,堂堂文化大省、文化强市,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竟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整天打着“历史悠久绵长、文化源远流长”的老陕和西安人,脸往哪搁?
还好意思跟人拉出埋在黄土下的秦皇汉武唐太宗吹牛逼?
至于走出国门,除了老祖宗留下来的兵马俑等文物古迹,西安还有什么文化产业能走出国门?
别说走出国门,连国内都抬不起头。
新兴文化产业:当年不会玩,现在依然不会玩。
电影:本来是当年会玩的,现在也不知道怎么玩。之前还出了不少叫得响的片子,这几年,有啥?
电视:《平凡的世界》、《白鹿原》,路遥和陈忠实给陕西留下了多厚重的本本,本该自己玩的,最终却成了别人玩。陕西电视台以人流和不孕不育的广告而骚名远扬,但人家好歹还有个能拿得出手的《都市快报》,西安台除了和陕台一样的“瘙痒”下半身,还有啥?
这些年,国家其实真是给足了西安面子,又是西部大开发又是丝路桥头堡,连央视都史无前例地将春晚的分会场两次放在西安。西安就用这样的文化发展回应国家的扶持,也难怪外地人对陕西、对西安“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懒汉高唱秦腔”的固有形象,迟迟不能得到改观。
D 地铁
魏民洲落马,怎么也回避不开地铁电缆门,没有直接关系,也有间接关联。电缆门曝光虽然不在他任上,但腐败却是在他任上。
魏民洲落马次日,最高检发布了一条消息: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决定,西安市地铁办原主任陈东山被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是某种暗示?还是只是巧合?
陈东山被侦查的消息出来后,有人慨叹:这人也曾给西安地铁建设立下过汗马功劳。
魏书记也曾给予西安地铁建设多次关怀和指示——
2012年7月24日,上任伊始的魏民洲在调研地铁建设运营情况时强调,要始终把安全建设运营作为地铁的生命线,把西安地铁打造成为展示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的文明窗口。
2013年2月27日,魏明洲调研地铁建设,强调,地铁交通利城、利民,一定要保证质量、保证安全,让老百姓放心。
2013年11月3日,魏明洲在调研地铁项目建设时指出,要加强监管审批,从招标环节抓起,接受市民群众监督。
2015年12月3日,魏明洲在调研缓堵保畅时又特意就地铁建设做指示,要坚持质量至上,绝不能为求速度放松对质量的要求。
2016年10月13日,魏明洲调研西安地铁三号线,指示要让广大市民享受到安全舒适便捷的地铁服务,让地铁成为西安的靓丽名片。
西安地铁,你把领导的指示都当耳边风吗?
你就是用“电缆门”给西安地铁做名片吗?
E 离任
魏明洲落马后,他任内的几件事让大家津津乐道。
上任头两年,他曾分别会见三个来自河南的地方代表团。
2012年7月26日,上任刚1个月的魏民洲,会见了时任河南省安阳市委书记张笑东率领的安阳代表团。9个月后,张笑东被宣布调查。后因受贿罪被判无期
2013年7月17日,魏民洲会见了时任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率领的郑州代表团。2016年11月11日,吴天君被宣布调查,今年1月被移送司法机关。
2013年11月2日,魏民洲会见了时任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陈雪枫率领的洛阳市代表团。2016年1月16日,陈雪枫涉嫌严重违纪被调查。2017年4月,因涉嫌受贿、贪污、滥用职权,被提起公诉。
魏书记会见的这三位河南的书记,在魏书记之前纷纷落马。现在,魏书记也急火火追赶超越他们去了。
2016年12月9日,魏民洲在从西安市委书记职位离任时,照例要做表态发言。他说,我从一名农家子弟成长为领导干部,这都是党的培养、组织的关心、同志们的帮助、干部群众的支持!
他同时对自己的政绩也做了谦虚总结——
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丝绸之路起点、华夏文明之源”的西安城市形象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全国文明城市,现在的文明形象怕是打了折扣;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台阶是上了,只不过比人是站在楼顶,西安是站在楼道。至于西安的城市形象,大家自己看吧。
有意思的是,在魏民洲离任王永康上任的市委常委会上,王永康在发言时表示了对组织安排的服从和拥护,表达了信心和自我要求,却没有像魏民洲上任时那样,给自己的前任送上两句溢美之词。
从党媒的报道来看,他没有说任何一句评价魏民洲的话。
搜索添加微信公众号“奇淡怪沦”你将第一时间阅读更多精彩!更有机会获得作者长篇小说《笙歌散后》,签名的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