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好姐姐,下午好:
最近咱俩都很忙,所以拖到放假才给你写信,我没有忘记这件事,并且一直记在心里,打算来个突击,看看是惊吓还是惊喜。
其实这封信应该是我写给你的第三封信,可你上次的标题写着第三封回信于是就顺水推舟变成了第四封信了,标题不重要哈,写了什么才重要。
上次来信时,你谈到了觉得对于照顾孩子这方面做的不够好,并且觉得如果能提前给孩子规划好未来的路线和计划,对于这次没考好的内疚感会少些。
其实,我想说的是如果每件事都能按步骤去行动看似很好,但依旧有计划赶不上变化快的时候,而且若是孩子能自己制定未来的规划是不是更好的方案呢?毕竟人生是属于她的。
在我妹妹高一的时候老师就让他们开始考虑未来填报志愿以及定目标,这么做的用意是心里有杆秤衡量自己的能力能够到什么分数线,若是野心很大能力很小,最后的结果会让孩子很受打击,家长的作用是辅助孩子成长,我认为是引导的作用,要把方向盘放到她的手中,恰当的时候尊重孩子的选择。
再来说说关于写作的事儿,之前你特别着急想写好故事,并到处看文友们的作品找寻创作的灵感。
今天看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有个段落跟你的情况很相似,所以也把这段话分享给你。
看书的时候,只要是觉得有趣的东西,我都会有意无意地记下来,然后经过自己的提炼消化。正如史蒂文森所言,年轻的作家会本能地模仿自己最钦佩的文字,而钦佩的对象会不断发生变化。即使是最有才情的人也只有经过多年的模仿练习,才能在表达自己思想时将文字玩弄于鼓掌之间。
恐怕,我到现在也没有走到最后一步。不过说实在的,有的时候我真的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的思想,哪些是我从书上读到的,因为所读已经变成一部分我的所想。结果,几乎我所有的作品都像是初学缝纫时拼在一起的碎布片。
这种拼缝布里什么零零碎碎都有,既有丝绸和天鹅绒,也有粗布料,而且粗布料还占了很大一部分。
我的作文就是拼缝布,我自己的思想就是粗糙的布料,曾经读过的、闪着金光的成熟思想就是丝绸和天鹅绒。
我觉得写作的难点就在于如何用所学的语言表达自己混乱的思想、模糊的感觉。
写作就像是拼七巧板,我们脑子里有个理想的轮廓,但是自己的用语往往词不达意,就像是塞不进轮廓里的七巧板。
即使这样,我们仍然不懈努力,因为既然别人能够成功,我们又何尝甘心承认失败呢? 史蒂文森还说过:“一个人的创造力如果不是生而有之则将不可能再有。”尽管也许我不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但是我仍然希望有一天能够在写作时走出他人遣词的痕迹。最后,我也许能够做到真正用自己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经验。
看完有没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呢?其实每个人都在经历这个过程,甚至有的很出名的作家把作品写出来后还继续找寻同一个主题的内涵,企图剖析更深层的东西。也有人把同一个主题写成很多本书,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展现。
包括我写小说的时候也会困在无法精准表达内涵这个卡点中,所以你现在的困境我能理解,大家都在同一个坑里往上爬,但因心里标准不同,爬出来的时间也不同。
由于高考的临近,你的时间应该比之前更加匆忙,所以建议等孩子高考完后在把重心转回到写作上来,这段时间可以记录高考倒计时你与孩子的互动和鼓励作为成长型的日记,以后说不定能作为小说素材。
即使不能写成小说,这些文字也在你和她的年华里构建一幅很温馨的画面。
每个阶段明确最重要的那件事,时间看似很多,但当你真正投入做事的时候总会觉得不够,放下焦急,还有把自己照顾好,这样才能给孩子和父母提供优质的服务和爱。
说起做人生规划,其实我也有一段血泪史,从写作第一年就开始制定目标,但那时候还不懂复盘,更别说写月复盘了。
那时候认识的词叫微成就,意思是每一件做好的小事都算是一种成就,比如练平板支撑三分钟、写一篇三百字的文章。
放在如今,大家把它称作成功日记,其实都是积累自信的途径。
第二年的时候,我了解到可以制定五年目标,以五年为一个里程碑规划未来时间的分配。
知行合一总有个过程,那年也没有把计划制定好,也是很潦草,更别说完成预想中的目标,心中只是有这个概念而已,不过这一年开始在本子上做每日复盘。
这个习惯从21年坚持到现在也有三年左右了,如果不记录一下一天的时间用在哪里,等到未来回看时很难想起某时某刻在奋斗什么。
第三年开始写故事系列和第一本夭折的小说,这一年开始制定每月计划,不过又是滑铁卢,制定完的计划不一定照做,到了年底总结时总会觉得很多遗憾。
年底时又重新把五年计划详细的列了一遍,还把每个方面另外用文档进行拆解,比如个人成长、家庭关系、理财。
虽然看着列出来比之前的草稿好多了,但现在我也还没做到,然后今年生病了两次更别说写计划了,都是即兴发挥,一个月能写出多少字都是未知数。 但从去年开始写月复盘后,发现如今再去审视过去一个月的成长和进步变得很清晰,我从无序的成长中扒拉出一条路来,终于做到了清晰记录成长每一步。
现在五月我也没写计划,因为最高级的计划不是时时刻刻都要回看和对比,是把事情记在心里自动自发的做好,至于能做的有多好,一方面留存自由发挥的空间,也不给成长设定极限。
就如今天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我也没想过会看到与写作有关的启发的话语,小时候学过的选段记得有个画面是触摸水,其他都忘了。
所以现在才明白有时候不必刻意去看写作类的书籍,因为不写技巧的作者他们也是创作者,从不同的作者那儿看到对于写作方面的理解和观念才更接地气。
这封信先写到这里啦,期待回信。
祝你家丫头高考顺利,祝你身心愉悦。
云清雪
2024年5月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