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校长日记雨仁读译第2488天】:“访问国际大学”

【校长日记雨仁读译第2488天】:“访问国际大学”

作者: 雨仁_yrain | 来源:发表于2020-11-10 01:45 被阅读0次

竺校长抗战西迁贵州日记(连载第2488天)

1946年11月7日(周四) Calcutta至Santiniketan,晨晴。

        晨六点起。六点半偕润章、童纪唐、瞿世英等三人赴对河( Hooghly River) 之Howrah Station,邝自修与商会余清波来送。原定8:00开的火车,延至8:45始开。Fast Indian Railway支线,至 Bolpur,再向西北方向行驶,共99英里,票价为13 Rupee 3 annas,约合法币130元一哩。延误至12:30才到,即有国际大学 (Visva Bharati)之书记Chanda来迎接。该校由泰戈尔创立于1901年,初为私塾,1921年方成立为大学。诗人Tagore于1940年去世。现任校长为其侄儿 Abanin dranath,秘书长则为其子 Rathindranath。中国学院院长谭云山也来接站,英文名Cheena Bhavana。

        谭与Chanda送我至 Santiniketan(和平村)大学会客室内稍事休息,即至中国学院与谭云山、Dr. Keskar( National Congress General Secretry)、常任侠教授、杨允元、童纪唐等中膳。

        膳后稍为休息,即参观 Visva Bharati(国际大学)。先到印度文研究部,主持者为 Rohitimoranen,曾于民国十三年随与 Tagore赴中国。附图书馆有书六万卷。次参观美术部份,主其事者为校长 Tagore之门徒 Nanda Lal Bose。最后,看中国学院,遇徐梵澄(中央大学)、太虚徒白慧等。知中国院建筑为1937年由委员长捐五万元修建,三万元造屋,两万元购书。现有中国学生12人,印度学生也是12人。

        晚上在谭云山处用膳。遇印度中国通Prof.Bapat,乃梅迪生在哈佛的学生。

        晚膳后,即在中国学院内召集中国学生座谈,谭云山介绍此院建造之经过……

      十一点离开Santiniketan ,告别 Chanda、杨允元等。

(贵州的青岩、遵义、湄潭和永兴,值得每个浙大人一生当中,去走一走、看一看的地方。以上文字系由贵州浙大校友雨仁每天读译自《竺可桢全集》之1940~1946年,一天一篇,持续七年,新鲜读译,与您分享,“穿越”西迁,见证校长在贵州抗战办学七年的每一天,感悟求是精神,弘扬西迁文化。误读与错漏,在所难免,敬请阅读原著。更多连载见~

http://blog.sina.com.cn/xiqianqing)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校长日记雨仁读译第2488天】:“访问国际大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rd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