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丹·彼得森
引言如何抵御自我的不足与无知
人生需要更深层的意义,这种意义的本质反复出现在过去的伟大故事当中,而那些故事往往讨论的都是在痛苦中成长,而不是追求快乐。
法则一获胜的龙虾从不低头:笔直站立,昂首挺胸
谨慎对待你的体态,别再低头徘徊。
说你所想,追你所求,这是你和他人同样拥有的权利。
法则二像照顾生病的宠物一样关心自己:待己如助人
待己如助人,这意味着你需要选择对自己真正有好处的事物,即使这些事物不一定是你想要的或是令你快乐的。
人们天生喜欢秩序,在秩序中人们可以做长远打算,感到稳定、平静和自信,因此我们都倾向于留在熟悉的地方,坚持已有的思想观念。
认真对待自己,重新定义自己,修炼个性,选择目标,明确存在。
法则三放弃损友:与真心希望你好的人做朋友
当一个人自我价值感很低或者拒绝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时,便会选择与那些生活已经一团糟的人为友。
拯救他人是高尚还是虚荣?乐于助人不一定是美德。
正确的做法是:结束这段关系,离开这里,到别处去,重新振作起来,然后再以身作则,激励他人。
法则四战胜内心的批评家:和昨天的自己比,别和今天的别人比
你需要认清自己是谁、想要什么、愿意做什么,然后你会发现,解决自己特有问题的方案是需要量身定制的。
你追求什么,决定了你看见什么。
生活的不顺或许不是因为生活本身,而是源自你的无知。
法则五管教你家的小怪物:别让孩子做出令你讨厌他的事
最根本的道德问题不是如何保护孩子免受不幸的痛苦和失败,而应该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获。
隔离反省(time-out)。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惩罚方式,尤其是在培养孩子情绪自控能力的时候。让耍脾气的孩子单独待着,直到他恢复平静为止,然后再允许他回归至正常生活,这可以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愤怒。
本章不是很感兴趣,跳读了。
法则六当痛苦到想诅咒一切:批判世界之前先清理你的房间
停止用谎言填充头脑,头脑就会变得更清晰;停止用不坦诚的行为扭曲生活,生活就会得到改善。随后你就能发现和纠正那些更微妙的错误。
停止卑鄙的行事方式,停止令你感到懦弱和羞耻的言语。只说让你感到强大的话,只做令你为之骄傲的事。
批判世界之前先清理你的房间。报复心无论多么有理,都会阻碍内心的成长。
法则七苏格拉底的选择:追求意义,拒绝苟且
意义的出现表明了你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恰当地平衡了秩序与混乱,让一切都实现了最好的可能性。
将缓解不必要的痛苦当作自己的最高价值追求,等同于是在完善社会形态和优化个人心态。
意义是终极的平衡。
你需要放下当前的预设和执念,甚至需要牺牲你最在乎的东西,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潜力,而不是始终停滞不前。
法则八不买醉鬼卖的东西:说真话,或者至少别撒谎
如果你的生活不尽如人意,试着说真话;
如果你拼命地坚持某种意识或者沉迷于虚无主义,试着说真话;
如果你感到脆弱、无用、绝望和困惑,试着说真话。
逃避或者说出真相,不仅仅是两个不同的选择,更是两条人生道路,两种完全不同的存在方式。
做一个敢于说“不”的人
法则九别偷走来访者的问题:假设你聆听的人知道你不知道的事
聆听自己,聆听与你对话的人。不局限于已经拥有的知识,不断寻求新知,这才是最大的智慧。
记忆的目的,不是要记住过去,而是要避免重蹈覆辙。
有时候,你只需要闭嘴就可以做个很聪明的人。
聆听自己,聆听与你对话的人。不局限于已经拥有的知识,不断寻求新知,这才是最大的智慧。
法则十不要无视地毯下的龙:直面问题,言辞精确
直面存在的混乱,瞄准麻烦的海洋,明确目的地,然后绘制航线。承认你想要的东西,让周围的人知道你是谁。精准注视,径直前行。
一个人必须拥有精确的目标,否则就会淹没在世界的复杂性当中。
法则十一不要打扰玩滑板的孩子们:承认现实,反对偏见
真正想要改善世界的人,通常不会去试图改变别人,至少他们会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能力才能让一个人在最大程度上感到安全。
怨恨的产生只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自己被占便宜了;二是自己不愿意承担责任。
法则十二当你在街上遇到一只猫时,摸摸它:关注存在的善
当你内外一致时,就能够专注于当下。谨慎地对待一切,整理你能掌控的事物,修复失序混乱的部分,做到精益求精。
每天留出一些时间来集中思考和讨论所有的危机和应对方式,其他时间就忘掉这些事情。
结语我应该用照明笔写什么
你必须先找到正确的方向,把目光投向美好和真理,然后才可以专注于当下的每时每刻。脚踏大地,仰望星空,全神贯注,这能使你更好地完善当下和未来。
祝你一切顺利,也希望你能够祝福他人。你会用你的照明笔写下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