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这本书里有纯白的灵魂
也许《边城》已经是“田园牧歌爱情”的典范了,几乎每一个向往爱情的人,都必然爱上那个纯洁又痴情的翠翠,也每一个人都会为了那个痴情的傩送而感伤不已,也每一个读者都必然期许翠翠的等待有美好的结局。然而,在沈从文诞辰120周年出版的《流光.沈从文散文选》典藏纪念版,其实是《边城》之外那种纯美故事的总和,也许你看到的那种自然而淳朴的田园牧歌,可以在这本散文集中,得到最美的感悟。


就《流光.沈从文散文选》而言,同名的主打作品《流光》自然应该是其代表作,然而读完,却深感,其实编者的选择目光独到,以“流光”自有其道理,但就个人的观感而言,其实《云南看云》《水云》等名篇,较之《流光》更能代表沈从文的散文成就。
毕竟,《流光》更多的是爱情和现实生活的映照,也许,这里就是沈从文爱情的影子。单篇的作品阅读起来,其实更多呈现的是湘西当兵三年,又偏逢少年失意,情场落寞的恋爱失败,与翠翠的纯粹和痴情不同,这里记录的其实略显驳杂,因为从深层面看,更多的是对失恋之后的人生感悟,已经在这段感情中的真实感怀而已。
然而《流光.沈从文散文选》就选编水准而言,确实是上乘的,毕竟,这里荟萃的是沈从文散文中最佳作品里大部分的精彩,没有面面俱到地去罗列,却足以将菁华很好地奉献给作者。
比如散文的题材和风格的选定就很有特点,非常能突显出沈从文散文写作的特点。行进在湘西风情中的景致,沈从文笔下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那种典型的叙事风格,你看《沅陵的人》、《我所见到的司徒乔先生》和《记蔡威廉女士》,这里记录的都是生活中小事,但是这些小事并不等同于琐事,在沈从文笔下,是情怀和淡淡的想念,更多的是,人心与人心之中那种不用多言,却彼此相知的感知。
而沈从文的风格细腻,叙述的文字总是缓缓流淌着那些淡然但是让人深觉安然的情绪,尤其是那些抒情性的文字,典型的《遥夜》和《流光》,这里是感情的细腻抒发,但是和我们读过的其他沈从文的作品却有不同,这里文章更多的是从一个人内心的视角出发,缓缓将视线从内心转移到外面的世界,然后这里的花草树木,这里的山川流水,这里的云卷云舒,每一道风景,都有他深沉情感的寄托。



也许写作的散文文笔精细,在以细腻手法描摹内心世界和所见的世界时,又是那么清晰地把内心的情感缓缓地表露了出来,几乎每一种情感都是丰富多彩又让人深深着迷的,《流光.沈从文散文选》收录的散文多渗透着社会生活的感受,也映照了沈从文敏感而复杂的内心世界。也许昆明的四月正是人间草长莺飞的美好季节,正是在这个春季最美的季节,来到了最美好的昆明,也许明,面朝滇池的水就映照了沈从文晶莹碧蓝的内心,那缓缓涌动的蓝色浪花透明而纯洁,捧在手里的时候,总可以让人在欣赏自然美的时候,可以有更多的领悟的。
在这里,除了美景,还有美食,比如带着故事的过桥米线,没有一种食物在昆明这个地方是见不到我们所有人的想法的,但是书里描述的内容却是在吃美食的独到感受,比如“一切都沉默了,远处有风吹掠树枝声音轻而柔”,没有一种美好是在味觉和视觉、触觉的彼此交融之外可跳脱的,而我们,要看看这些美好,就应该从散文里看到极致的美。
从散文集的角度看,这里选用的内容相当精致,而且都是可读性很强的典范散文,如单纯以故事的情节和内涵来阅读,这本书是上等的水准。
当然吸引我的,除了沈从文的精美散文之外,还有精美的装帧,采用的是典型的裸脊锁线精装的装潢,你只要翻阅,可以直接摊开在桌子上,平铺的一种美好,如同画卷一般展开,而且整版烫彩金工艺让人看了就喜欢,毕竟装帧上的美,是散文美最佳的载体了。即使封面页也非常考究,插画和书签的设计,艺术纸的装帧,都让人非常惊喜,真正的,拿到手,就自然赏心悦目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