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就好,不仅是一句口头禅,更是一种思维模式。
01
这种思维模式,有时会让人栽很大的跟头——例如我。
大学前三年,我都顺风顺水。上课玩手机,打瞌睡,考试前一周狠命补,即使是这样,依然能够拿到奖学金。我认为自己“会学习”,因此从来没有认真过。
到大四那年,决定考研。
我的意识很清楚地跟自己说,这一次不同啦,要狠狠学习。
但实际上,看着天书般的实验心理学(跨考,大神见笑了~),忍不住呵欠连天。尽管似懂非懂,但却有蜜汁自信,觉得到考场临时发挥就够了。同样的还表现在考研政治上,当旁人在图书馆的天台上背到11点半才回宿舍,我却是八点半就回。自己还安慰自己,政治就那样啦,最后还是靠吹水,差不多就好啦!
结果,一到考场上就发现,原本以为能够临时发挥的,却连最基本的自变量和因变量都分不清。
差不多,其实就是差很多。
02
不久前就有一位社团的师弟,所谓师弟其实也已经是大三了,是社团的主席。
在他的朋友圈看到这么一句抱怨:
“心好累,明明把活动细节都交代地清清楚楚,结果却是这个吊样”
配图是一张活动的海报,做得及其粗糙,社团的logo很模糊,板式设计也称不上好看。
无疑,这张海报绝对不是什么用心之作。
差不多就好,成为了很多人信奉的真理。
“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
“四六级只求425低分飘过”
很多的人把大学生活当成是混日子,所谓“无欲无求”,能毕业就好。
03
差不多就好,抱着这种想法终有一天会受到现实狠狠地报复,像我被考研打脸;也有可能是将来在工作中受到上司的嫌弃;又或者是别的什么麻烦。
既然“差不多就好”,会带来这么多的坏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执迷不悟”呢?
我认为,这就涉及到一个“舒适区”的概念。
“差不多就好”,说到底就是一种沉溺与舒适区的表现。
举个例子,生活或者商业中,最常用用到的技术——PPT制作技术。高手和普通人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你做得可能是这样子的:
而高手的PPT可能是这样子的:
如果你不满足于“差不多,都是PPT”,尝试去做得更完美,就会发现有一系列的问题向你涌来:
要选择什么多少家企业?
什么样的企业才能上榜?
那些企业字体要大些,哪些企业字体要小些?
背景图可以去哪里找到?
这样的排版PPT本身可以做到吗?还是需要别的什么工具呢?
......
你会发现,这些问题很多不是在你已知的范畴内,你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去获取信息,判断。这个过程,你会花费大量时间,面对未知的知识,甚至会碰到不少挫折......这些,就让不少人退回到舒适区,想安安静静做个美男子。
04
诚如上面的例子,一个人要做到不“差不多”实际上是要跨越很多障碍,花很多时间学习的。
但事实上,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追求极致。
但这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心甘情愿的嘴里喊着“差不多就好”。
道理,对于每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来说,都懂,谁不知道毕业后,有许多沉甸甸的现实压力,工作,买房,结婚......问题是,该怎么做?
我想,有两点很关键:
一、确定自己的目标很动力,人每天要处理很多的事情,事事追求极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负担。因而确定自己用力的方向,比如我将来想做科研的,那我就要在学习上不“差不多”,在专业课有问题能够深度思考,而不是似懂非懂就含糊过去。方向很重要!
二、及时奖励,不气馁。还是以上面举到的PPT例子为例,可能一下子,你花了很多心血,还是没办法做到大神那样的美轮美奂,但与其关注与大神间的差距,更要关注自己与原来作品间的进步,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所有的进步都值得肯定。
05
最后,说回自己的身上来。
在经历过第一次考研失败后,我痛定思痛。直面我根深蒂固的这种思维模式,当我以较真的态度,再次翻开相同的书,会很惊讶
“我去年究竟是怎么复习的?”
这一次,我通过听网课,做题对每一个知识点不断深挖,每次都有种“啊”,恍然大悟般。
经过再一次的努力,终于考上理想的大学和专业。
事实上,鲁迅先生一百多年前就写过《差不多先生传》来警示世人,但或许,“懒”、“差不多”这种东西一直蕴含于人性中,所以,不妨以此小文再次提醒大家。
差不多,真的差很多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