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从去年九月开始,我临摹赵孟的字帖《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为练毛笔字,二为修心养性,几个月后,似有所悟。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三藏法师玄奘在西天求取的真经回到长安之后,由他本人亲自翻译的,名称有双重意思:一、般若波罗蜜多修心之经;二、般若波罗蜜多是佛教众多学说中的核心之经。篇幅虽短,然博大精深,奥妙无穷。我之所悟,只是一点皮毛,作点整理,为的是有更好深进。我对经文的理解如下:
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观照到世间万事万物本质就是“空”,五蕴皆空是度一切苦厄的不二法门。红尘滚滚,人们通过眼、耳、鼻、舌、身体和脑子的思维认知世界,由此形成五蕴,执著这些感知,苦苦追求,甚至不择手段,正是是苦厄的根源。了然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者,其真相是“空”,脱离五蕴的束缚,才能获得自在。观世音菩萨通过对舍利子的说法,点化慧根者,有缘人若诚心领受,能使内心开悟,这就是“心经”。
一个人有所求时,他的心就容易受制于所求,首先要去掉我执。常言眼见为实,通过所见感知世界,是色蕴,人最容易执著于色,不知道其本质是空相。一切色相,均是在空相中因缘凑合而产生的,清醒的人不会迷惑并受制于色相。自然界的法则,是因缘果报,修行者内心必须秉持“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一真谛。对其他四蕴,受、想、行、识,亦应如是认知。
一切事物都建立在空相之上,何谓空相?宇宙就是这样一直自然存在着,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空的状态就是无,无中生有,最后又回归于无,所有五蕴的归宿都是无。修行者内心必须不受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支配,不受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的干扰。众生平等,没有分别心,不违背自然地希望什么应该生,什么应该灭。不必垢彼净此,也无须增加这个减少那个。对因缘而生的万物,偏执地以分别心进行取舍是徒劳的。顺其自然,那么,就能脱离十八界的束缚:从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直到意识界。不会患得患失,达到看透,清净安宁,心净如水,这是修行的第一层次。
到第二层次:不须进入无明,亦不须完全经过无明这一阶段。乃至不须进入老死,亦不须历尽老死的痛苦。就是说,可以脱离生死轮回。无造罪的业因,不招来苦果,就不必承担自行除业灭苦之责,苦集灭道这四谛也不加给他了。修行者根本不需要机心巧智,亦不求获得什么,回归本真空寂,一念圆通,无欲、无求、无为,如此,就有可能修成菩萨。这是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更高的大智慧,也是玄奘在取经前苦苦思索而未解之奥妙,玄奘后来决心去西天,历尽苦难才求取到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第三层次最高:在回归本真空寂的基础上,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全无得失概念,内心全无牵挂妨碍,脱离一切妄念,根本不可能产生任何惊慌、不安、不平顺。一念不生,修行最终实现“涅槃”,到达彼岸世界。
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正是依靠般若波罗蜜多而达到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般若法门,能去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般若波罗蜜多咒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其他咒无法可比。修行者可常常念诵般若波罗蜜多咒,咒语就是:“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仰望这无上智慧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自己像受到点化,洗心滌虑,有一种清明之感。回顾过去,种种苦厄的根源就是我执。我不敢说自己是修行者,只求清醒认知自己、认知周围,不受诱惑,去除妄念,脱离苦厄,达到清净安宁的心境就满足了。烦恼即菩提,当我内心出现困惑、烦恼时,默念心经,诵般若波罗蜜多咒,自觉有效。
有些人拜佛,是求名、求利,求色,种种妄求,岂不是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背道而驰吗?还有,在佛门庄严地到处抛钱,更是一种沾污行为,这风气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蔓延的,记得年少时到寺院,看到的是庄严、肃穆、整洁、安静,奉献香油者都怀着敬畏这心。这风气又滋生了利用人们求佛之心牟利的职业和手段,假和尚承包寺庙等怪象。真诚希望更多人认真诵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