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倪海厦针灸笔记
倪海厦针灸笔记(三五)上脘穴

倪海厦针灸笔记(三五)上脘穴

作者: 火帝养生 | 来源:发表于2022-12-23 07:49 被阅读0次

中庭穴也就是心蔽骨与中脘的中点就是巨阙穴,巨阙与中脘的中点就是上脘穴如下图 

这个上脘穴,它是络穴,我们有一个很名的灸法叫梅花灸,是以中脘为主,上下左右各一寸,成一个梅花型,统治一切胃病。只有病人吐血的时候不要灸。因为吐血的时候,再去灸的话,吐血会更厉害,因为灸是增加温度,所以吐血的时候不要灸。

外面是吐血,里面就有可能是胃癌,所以,出血的时候,不要去灸。

上脘,下脘,建里,这几个穴位,等于是辅助中脘的穴道,所以,大家一定要有这个观念。

我们来看巨阙,巨阙是心的募穴,一个巨阙,一个关元,我们在治疗心脏病的时候,胸痛的很厉害。巨阙,关元,一下针,痛就没了,就是那么快。对于任何心脏病都可以,针下去不要下太深,差不多一寸就可以。

在这里介绍基本的补泻手法,最基本的补泻手法是有“提豆许”,什么叫“提豆许”,这个针扎下去,扎到巨阙上面,我们要泻。一开始先捻针,左转右转,气到了以后,往前推一点点,推像绿豆那么大就是泻。什么叫补,往上拉一点,就是补。这是最基本的补泻手法,

再讲一次,气到往前推一点就是泻,气到了往上拉一点也就是提一点,就是补,你往上提的时候,气会在针的下方。你往下刺的时候,气会往下走。

你在巨阙上下针的时候,病人感到有酸胀,就往前一点。所以针一开始不要下的太深,不然往前一推,针就太深了,所以,一开始下针不要下太深。

如果是怀孕的女人,气会往上冲,会让怀孕的女人晕倒,所以针下巨阙,为什么提这个,因为还有补合谷,泻三阴交,在后面介绍大肠经跟脾经的时候会再说。

人的心下有膈膜,前齐鸠尾后齐十一椎,肺和心脏中间有一个横膈膜,横膈膜就是在吸气吐气时升降,这是西医的认为,其实没有这么简单。心脏有问题的时候,,会有穿心痛,膈膜连到后面第十一椎,就是是十椎下。

我们主要症状叫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就是从前面痛到后面,再从后面痛到前面。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痰饮造成的,痰在这里滑动,所以会感觉到穿心痛。这个是在巨阙后面的附注上的第一个功能。

第二个呢,因为横膈膜在,肠子的食物沼气不会上升。实际上在《黄帝内经》还说它还有更多的功能。它可以压挤肚脐肝脏,将肝脏的血到大肠,金与木的关系,金来疏木。两金在压挤肝脏,就会有动能运动。所以肝脏的血跟大肠是通的。

西医常会发现肝脏的癌转移到大肠,实际上就是肝脏有一条血管直接连接大肠,全身上下只有这一条血管没有瓣膜,允许血来回流通。

相关文章

  • 倪海厦针灸笔记(四一)长强穴

    督脉是所有阳气之会,阳气在流行完全身之后,就会回到督脉,阳气就像河流,最后会流到大海,督脉就像大海。 督脉跟任脉一...

  • 倪海厦针灸笔记(四六)神道穴、身柱穴

    我们在来看神道,神指心神,通路为道。适当心俞之正中,为心气之通道,主治恍惚、悲愁、心气不畅诸疾,因名神道。在第五椎...

  • 倪海厦针灸笔记(四七)陶道穴、大椎穴

    我们再来看陶道。大椎跟陶道,在头部的地方。在第一胸椎之上这个穴道,我们叫大椎,在第一胸椎之下,这个穴道,我们叫陶道...

  • 倪海厦针灸笔记(十三)十二井穴

    井穴,五俞穴的一种,穴位均在手指或足趾的末端处,《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出为井”,他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

  • 倪海厦针灸笔记(十四)十二荥穴

    经气流行的部位,象浅水流,荥迂未深,叫荥穴,五输穴之一。《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溜为荥。”意为脉气至此渐大,犹如...

  • 倪海厦针灸笔记(十五)十二输穴

    俞穴,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或足部。《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注为俞“。也就是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逐渐淮集输注...

  • 倪海厦针灸笔记(四四)悬枢穴、脊中穴、筋缩穴

    下面我们来讲督脉的第五个穴位悬枢穴,这个悬枢穴在第十三椎下(如下图)。在讲督脉的时候,都是指第几椎下。在触诊摸背后...

  • 倪海厦针灸笔记5

    三、督脉经穴篇: 督脉是阳气之海。要知任督二脉之功,先将四门关闭,耳、目、口、鼻先闭起来。 1、长强穴:主治痔疮。...

  • 倪海厦针灸笔记8

    六:足阳明胃经 1、头维穴: (足阳明是胃经,手上的阳经由四肢往身上走,脚上的阳经是身上往四肢末梢走。) 在发际正...

  • 倪海厦针灸笔记(十一)

    有肝硬化,肝肿瘤的病人,也就是肝脏上长了东西,中医有个观念就是有东西在里面称之为实,没有东西在里面,称之为虚。有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倪海厦针灸笔记(三五)上脘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ub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