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来到冬阳课的最后一节诗歌课了,继续“不可思议”的话题。
导入时自由说字,不少孩子都在提“海公牛”这个词,也就是“海”“公”“牛”这三个字,还特别希望我把它们三个写在一起。我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也没有如他们所愿。
解释字这一环节,孩子们非常投入。首先拆解“旦”,有说太阳和大地的,有说马路和田地的,有说铅笔和橡皮的,还有说旋转90度看像“旧”字的……大家真的很会想像。拓展说了一下“旦”字下面像“海平面”。
接着看“乙”,想到字母“Z”、“N”、“S”,想到数字“2”,想到鸭子、道路等。最后看“门”字,开始有点没有思路,当我提示加上什么字可以变为什么字之后,孩子们文思全涌,例诗中提的“闪”、“间”、“问”都想到了,例诗中没有的“闷”、“闻”、“闹”也想到了。不知道孩子们的“诗感”如何,我倒是随口能说出两句,比如“门伤心了,闷闷不乐的”,“门跑到了市集上,热热闹闹的”。
前半部分参与度非常高,到写诗环节就显得很难。“不会写”是孩子们说的最多的词。我在想:为什么引导的时候大家想出那么多,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不会”了?是因为他们不想自己动脑思考吗?或者天太冷了,不想写字。
有学生很快写了诗,跟汉字没关,倒是跟“海公牛”有关。它到底是什么神奇的物种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