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知青在兵团的豪爽和讲义气是有一定口碑的,但是也有让天津知青感到尴尬、抬不起头的事情,那就是在六、七十年代,经常不断的会有北京、上海、杭州和其他城市的知青探家,必定会从天津路过,如果恰逢天津知青本人也在家,肯定会陪着战友到家看看,到外溜溜,此时,不知别人,反正是我最难堪的时候。
先说家里。那时我家住在蓄水池街两间加起来才18平方米的南房,您听听这街名,蓄水池,对,我家就是住在报上经常说的典型的“三级跳坑”——即:住房比院子低;院子比胡同低;胡同比马路低的房子。阴暗潮湿,赶上下雨,最大的事,就是赶快在屋门口档上一块板,做埝,然后往外淘水,那水,要多脏有多脏,什么都有。一间屋9平方米,真是一间屋子半间炕,来了客人,连坐的地方都没有,更谈不上留战友住下了,纵然有天大的热情、海样的友谊,也实在无法让“远方的战友请你留下来”。我家好歹还有两间房,比不上我家的有的是。
再说外面。天津是响当当的中国三大直辖城市之一,够牛的吧,可是,来了战友,往哪领?我想,大部分天津知青都会首选水上公园。一次去水上,两次去水上,第三次难道还去水上?人家杭州知青讲,这就是你们天津最大的公园?东湖加西湖也没有我们杭州西湖的一个角大。瘪茄子了。再去哪?只有和平路、劝业场了。在街道上抬眼望去,净是低矮破旧的老房子,马路上脏呵呵,乱哄哄。此时再看作为地主的我们,也是灰头土脸了,赶紧去吃“狗不理”,挽回一点面子。
现在,我们天津可是大大发展变化了,还是先说家里,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已基本完成对危漏平房的改造,我已先后搬了四次家,一次比一次好,一次比一次宽绰。再来战友,根本就不为难了。再说外面,先不说开发区和现代化的海港,是国家重点扶植的国家三大经济增长点之一,仅说市内。高楼大厦每个城市都有,不提。我个人认为,就拿我们兵团战友所在的几个大城市来讲,北京的深厚的历史积淀,令人感到大气;上海的气势恢宏,洋气十足;哈尔滨,让人领略作为东方莫斯科的异国情调;杭州的湖光山色与城市的浑然一体,让游者体会人间天堂的韵味。而天津的最大的特点,是中外文化的结合、大雅大俗的同处,五行八作的交流。最近天津的建设,我感觉是让掩埋在沙砾中的珍珠重现光彩;是抹去金子表面上的污渍,使其再展辉煌。海河已经被座座造型各异的桥梁装扮的婀娜多姿;古文化街、五大道、意大利风情区的修复,李叔同、梁启超、曹禺等一大批国宝级大师在津故居的开放;溥仪、袁世凯、曹锟、黎元洪、段祺瑞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的故居的修复等等,令人相信“中国近代看天津”,此言不谬。作为天津人再不会为家居、街景而自卑了。相信天津的明天会更好,由此也衷心欢迎各地荒友来津团聚(声明,本人绝不是为旅游部门做广告宣传),我们天津知青会比当年更加热情招待大家!如果不嫌弃,我愿为战友导游,领大家到旅游团一般领不到的地方,会让每一个来此一游的战友都会感到不虚此行。“远方的战友请你留下来”。作为天津人,我们感到气喘的匀一些了。
2008、11、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