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今天,我入简书三个月,仍在一脸茫然地东游西撞,苦苦探寻着简书的奥秘,一点一点地自我答疑解惑。
那时,真是毫无章法可言,完全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无人引领,也无人问津,更别提什么大咖们的指导了。
两年后的今天,我竟然摇身一变,也成了所谓的“大佬”了。
每每与简友们互动时,他们一见面,就是:大佬你好。搞得我很不好意思,也有些尴尬。也许是当初的小白心态积郁得久了,直到现在也化不开,一直认为自己还是简书小白一枚。
还有的友友称呼更让人惊骇:前辈你好。一下子把我喊老掉了十岁。那一刻我就觉得我是七老八十的家伙了。所以,我就极力纠正,我不是什么大佬,更不是什么前辈,都是友友,可千万别那样称呼哈。
大佬和前辈是谈不上的了,可是,在简书毕竟浸润了二年多,对于简书里的秘密,也基本洞悉,虽说不完全了解它的整个体系和规则,但自己所掌握的东西,足可以应付在简书上的日常活动,而且就自己在简书上的亲身体验来说,每每看到新人进入简书那种状态,就让我想到当年的自己,所以思虑再三,决定也开始对新人进行引路。
我记得我刚入理事会时,听到群里的议论,说是我们这些成员都是大虾。我很好奇,就问什么叫大虾。有人解释说,简叔当初说大佬也就是大虾,玩转简书最好的方式就是由大虾带着一群小虾玩儿。
当时听了后哈哈大笑,也没在意。今天一想到简叔当初的比喻,不禁莞尔。是呀,也别称呼什么大佬不大佬的,大虾这称呼更友好,更亲善,更有趣。
现在我这只大虾带着小虾来玩儿,将简书上的知识倾情传授,可是发现,尽管大虾们热情似火,但是却遭到不同程度的怀疑,散发着一种阴冷的不信任,我都有些糊涂了:何以出现这种情况?
我相信所有大虾们在发展会员时,都会遇到同类情形。人与人的交往中,首先是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一副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架势,着实令人哭笑不得。
我今天就遇到一个友友,也是刚来简书没几天,文中提到她进入简书什么都不懂,茫茫然,惑惑焉,苦苦矣。
我说,我可以带领你来玩转简书。她不语,良久才回复。我把个人主页链接给她,又把免费开会员也链接给她,又是沉默,然后来了一句:恕我直言,我不敢随便点开链接。
这就令人无语了。在简书上,如果不敢点链接,那简直是把路子都走死了。简信上,除了能发链接和文字之外,还能干什么呢?何况,在简书上这些链接是无害的。点开后,看到里面的内容,是否选择,由自己考虑。连个链接都不敢点开,这种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不信任到如此程度,着实令人惊讶。
回头细细思虑一番,也难怪有这样的疑虑。因为,我们处的大环境如此。社会上的那些坑蒙拐骗,像毒瘤一样,紧紧吸附着,好像怎么清除也清除不掉似的。我们现在虽然生活比以前好得太多了,但这种诚信的美德却是被稀释了许多。
现实生活中,那些讲究诚信的人还往往遭到讥笑,认为与傻子无异。正是如此的风气之下,让骗子们大行其道,乐得逍遥,让人们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侵入血管,遍布全身,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简书虽然是个虚拟的世界,但也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由此不同程度地受到浸染,也就情有可原了。
我们都看过莫泊桑的《项链》,老莫的本意是讽刺那个大美女玛蒂尔德的爱慕虚荣,让她受到了付出十年的青春年华辛劳的惩罚。可是,我却从她身上看到了一种美常值得称道的美德,那就是她的诚信:欠债要还,而且还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挣钱去还。
进而再深入探讨一下:她为什么如此诚信?恐怕与法国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这种风气足以约束住人们,都要讲求诚信,否则,将是死路一条,自己会把自己今后的人生之路,伸入绝境。
我真希望,我们也有这种良好的社会风气,更希望在这种风气的浸润下,人与人之间多一分信任。人字好写,但是难做,而诚信和信任,是人们交往的基本要求,是得以顶天立地的基石,更是一个社会前进和谐的动力与保障。
不过,现在,我们也逐渐向诚信社会迈进,各行各业也开始制定自己的诚信标准,整个社会也对诚信这个老大难问题引起了足够的重视,比照以前,好得多了。
所以,在无害的情况下,还是多一份信任。有些时候,机遇,往往就在疑虑之中丧失掉的。设想当初我在简书能遇到大虾们的邀约,被他们带着玩儿,那得少走多少弯路,少耗多少精力,少费多少宝贵的时间啊。或许早就由小虾变成大虾了,所以,还是请多一份信任,早一点成为大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