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本书名是《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其实就是指向这个问题,主要是说你嘴里说的理论,与你实际的行动往往不一致。
另有心理学家Festinger & Carlsmith对此现象进行研究,但目的不是指向原因分析,而是借此分析人的认知改变。
他们把这种言行不一致的显现称为认知失调,失调的越严重,越容易改变原来的认知。但要注意的是,行为若是有不得以的原因,比如奖励、压力、或者惩罚,那么这种认知失调会降低或者消失。只有当行为是自己主动的选择时,之前的认知才能改变。
首先这跟行为主义的观念正好相反,行为主义就是靠奖励和惩罚强化行为的,但很明显,这改变不了人的认知。
这对教育的启发是很大的。要想让学生获得认知的改变,就是要制造认知失调,也就是某种现实与原来的认知不一致,差距越大越好,这样在充分的讨论、实验、推理等基础上使得学生获得理解,从而其相应的行为会因此改变,认知也会改变,真正的学习就发生了。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阅读笔记之二十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