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 情在家,按理说一天24小时都是自己的,可为什么还觉得时间不够用呢?
时间都干嘛了?
细盘一下我的居家24小时。
睡眠包括贴膜洗漱泡脚洗澡至少10个小时;吃饭包括做饭洗碗三顿饭厨房各项杂事至少3个小时;干家务包括收拾猫房,浇花,洗衣服,整理房间等不确定事件3个小时;运动1小时,隔三差五的喝茶,看电视,打游戏,做核酸,1-3小时,看手机处理信息打电话聊天,浏览视频大概2小时,剩余我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大概2-4小时,而且这些时间还不一定是连续的,或者散拼或者被中断。
看似在家时间充足,细想都是被各种家务事给替代了。关于家务有个笑话:家务不属于男人,更不属于女人,家务属于看不下去的人。仿佛说的就是我。所有的时间是被自己浪费的。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想干这个又干那个,反而因为时间自由而没了规划。
无效时间都花哪了?
时间管理是个伪命题,时间是有限的无法被管理,时间管理的本质是使用时间的人如何有效的支配时间,也就是个人的精力管理,把精力最旺盛的时间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而我常常用错了方向。
做饭烧水发现水壶不干净,于是洗壶又发现这这那那的,洗洗时间就没了;
原本浇个花,发现叶子黄了揪掉又发现土质不好换土换盆再收拾,一上午时间没了;
原本就洗几件T恤,开洗衣机东西太少,就发现该洗床单被套了,然后一下午也没了;
原本只是拉开抽屉找个东西,发现抽屉里太乱了,于是把家里所有抽屉里的东西规整了一遍,几小时就没了;
学习中搜索网页,原本只是了解某个词的定义,不知不觉打开浏览网页半小时过去了;
原本饭后打开手机随便吧看看休息一下,一个随便看了N个视频。。。
这样的事情太多,我发现在家还没有上班的时候效率高,在家一边貌似高效的节省时间,一边又因为放纵而浪费时间。直到今天看到这几句关于时间管理能力的话。
时间管理的三个能力
时间管理没那么复杂,适合就是最好了,需要三个能力,时时提醒,
第一尝试把不重要的事情做得差不多就行。这点我最受用,家务是做不完的,差不多就行,没必要太高要求,三顿饭洗一次碗也可以又不是碗盘不够,两天打扫一次卫生也行,可以不用天天放猫,避免了天天用吸尘器,“差不多意识”可以让我节省很多时间。
第二要会辨析重要和不重要的事情,一旦不重要可以迅速放弃或推后。这点也受用,学习中,接了一个聊天电话,完全可以告知有事不方便或者不接,要事第一,当事情在时间上冲突时做先选择做重要的。比如早上可以晨练也可以读书,选择读书因为晨读的效果最好,读书比运动重要;
第三是敢于把重要的事不断增加时间的投入,比如学习写作,是需要花整块的时间学习和刻意练习的,一次只作一件事,专注和持续的学习是对时间最好的利用。
小结: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很多时候行为和理性不一致,是因为我们只知道做事的方法,而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而无法坚持。如同时间管理,如果硬性规定什么时间做什么,那么很难坚持下去。
个人最适合的精力管理,就是时间管理的道,把自己的习惯和精力理顺,做事的效率就自然提高了,不用刻意模仿别人,自己明白就好。
我是对家务要求太高,总是做那个“看不下去的人”,反而把大段的时间浪费了,不是不做家务而是会安排家务,我可以在整段学习时间的空档,浇个花,洗个碗,回个信息,大道至简,找到自己的精力最好的时间点,安排最重要的事情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