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民俗耍乐

民俗耍乐

作者: 笨鸟2019 | 来源:发表于2019-02-22 23:15 被阅读0次

今天是幼儿园的第一天开学,幼儿园为孩子们准备了传统的民俗盛宴。

9点40分的时候,所有的演员已经到位。因为我们班站的只要位置正好是会场的中间,所以这次的感觉跟去年完全不同。

开场的威风锣鼓一开始就抓住了我们的眼球,演员整齐的个子,崭新的道具,精致而有序的队形,红色飘逸的演出服装,精致的妆容,站在那里就给了我们奋发向上的感觉。但是那种自信的状态让我们觉得她们好美!终于开始了,指挥穿着一套当前流行的灰色的毛线衣,系一条红色的围巾,举着带红白彩条的指挥棒,做着预备动作,像一个大将镇定自若却又胸有千壑。音乐开始,首席敲鼓官优美地举起了鼓槌,随着鼓槌上红黄彩带飘飘,演出正式开始。后面横四纵四正方形鼓队蓄势待发,旁边两列小镲呼之欲出。整个团队是那么训练有素。表演开始了,他们表演动作的整齐,对音乐节奏感的把握,对舞蹈动作的诠释,都是那么专业,到位。最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表演颠覆了以往我们对锣鼓的印象,整个演奏活动有三个曲子,这些曲子分别以舞蹈,快板等一些现代元素相结合,特别的耳目一新,他们的表演又是那么专业,有水准,个个精神抖擞,朝气蓬勃,热情洋溢,根本看不出他们全都在50岁以上。看到他们的表演,我不自觉地内心感叹:这,不是表演,是一群正能量的老年人在向周围的人宣告他们对生活的美好与向往。老年人尚且如此,我们情何以堪呢?朝气,热情,气势轩昂,把锣鼓的威风展现得淋漓尽致。回头再看时,他们手中那些飞扬的彩带已经带走了我对未来生活生活的希冀。

节目还有九莲灯和划旱船。

九莲灯就有两个节目。说也奇怪,两个节目竟是截然不同的风格,每个节目都有亮点,第一个九莲灯,融合了故事的元素,展现的是解放后新中国农民的生活状态,演员也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表演的是送嫁妆的场景,一个媒婆,四个轿夫抬着姑娘出嫁的礼物,后面是一群送亲的手持莲花灯的姑娘。在表演中不断变换队形。亮点是结尾处的设计,一个老人唱秧歌,其他演员排成造型,呐喊助威,一呼百应,形成强烈对比,夺人眼球。一句“收工喽!”给节目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第二个是青春版的九莲灯。二十四个年轻的小伙子小姑娘,捧着娇艳绚烂的“九莲灯”出场了,那么朝气蓬勃,有活力。他们的舞步

轻巧灵活,路线十分丰富,“倒搭勾”、“小穿花”、“双进行”,形式也很多样,“对灯”,“甩灯”,“绕灯”,“转灯”,让人眼花缭乱,像在美丽的花海中穿梭。而旁边富有乡土气息的“八音会”演奏,热烈火爆,高亢激越,更增添了它的地方特色。

怎样让地方特色的很好地传承呢?还需要有全新的思路和方法,继续坚持!

相关文章

  • 民俗耍乐

    今天是幼儿园的第一天开学,幼儿园为孩子们准备了传统的民俗盛宴。 9点40分的时候,所有的演员已经到位。因为我们班站...

  • 《耍乐》

    荡秋千、秋千荡,抛去天际拥夕阳。 炽情满怀燃浓焰,吻向云空印紫光。

  • 军旅歌唱家乌兰托娅应邀开江甘棠镇政府邀请参加第五届甘棠“耍火龙”

    军旅歌唱家乌兰托娅应邀开江甘棠镇政府邀请参加第五届甘棠“耍火龙”民俗文化旅游节 在为进一步发扬民俗文化和推动非遗文...

  • 大闹古城“星乐游”之三【民俗体验】

    大闹古城“星乐游”之三【民俗体验】,旅行诗人Cindy恰北北,“大闹”阆中古城倒计时5天!带你解读阆中古城民俗里的...

  • 耍正月----我的乡村(六)

    耍正月 家乡人的观念里,正月是用来耍的,而且人人恪守着这一规则,把个日子耍得乐翻了天。 初一凌晨,一般是三点多一...

  • 童趣

    夏风拂面杨柳间, 小儿耍球乐万千。 抚今思昔情无限, 沧桑过后尽开颜。

  • 川西,河口往事(六):撵灯记

    那些年,川西人的乐活日子就是过年。 过年前后,没多少农活,终于有精力和时间乐活乐活。 过年最好耍的就是耍灯。狮子灯...

  • 春节

    春首年尾首尾连, 节来节往聚团圆。 快乘慢游观民俗, 乐酒佳肴话思念。

  • 何来之说

    相信的完乐, 有点弄耍的自乐, 何来之说…… 那是多么顺顺的唱响……自然的乐…… 相信方向的明天, 有的是效美之感...

  • 天净沙.新春

    新春朗日烟花,老亲阡陌农家。把盏呼卢耍杂。往来车马,乐游春宴无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民俗耍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zy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