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我以往更关注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学生是否理解到位,但是我逐渐发现,如果我盯着教学流程到哪儿了,那么我的重心就很难放在学生身上,比如关注学生是否在上一个环节里真的有收获,是否产生了新的疑问等等。现在我尝试着关注教学的内容,根据知识点的特点是否进行调整,一方面是根据实际学情差异调整,另一方面是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进行课时的分解或融合,包括学科内部或跨学科的融合;关注学生的状态,一节课如果为了让流程更顺畅,很容易成为那几个娃娃的舞台,而更多的孩子其实还处于混沌状态之中,更别说解决疑问和产生新的疑问;关注教与学的过程,知识点、对应的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以及对应的水平划分,都有一个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及关注这节课我们要抵达的方向,为了调动更多孩子参与课堂,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等特点分配给不同特点的孩子,比如简单的封闭的问题可以让个别不太善于表达的孩子来回答或者全班齐说,积极评价鼓励更多孩子,难一点的问题交给那几个娃娃来解决,那么在这里的重点除了要解决问题本身,更重要的是引导其他家子加入思考和讨论,而不是一片祥和的“同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