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美仁
公众号:极度消化(supermars1)
《低俗小说》(Pulp Fiction),不陌生吧!即使你一辈子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老天也会给你安排一次机会,正式或非正式的把它介绍给你。比如,当你即将看完一部精彩的电影,弹幕就会适时的跳出一行字:“低俗小说甩它十条街”。
对于与外界有联系的人来说,“低俗小说”四个字更是逃也逃不掉的魔咒,它已经成为一种标志,一种品位。但凡说自己爱看电影的,没有不看它的,但凡搞文艺的,没有不对它评说两句的。啊对,观者中的的相当一部分,看它是为了增加装逼的谈资。也许你不明白现在的青年圈,光有几个臭钱,实在不足以拉拢那些“文字贵族”。最后,连同之前与你一样对“低俗小说”有叛逆心理的朋友,都走上了“低俗之路”。
当你意识到没有人再关注你的特立独行,也就没有了叛逆的动力。于是,你打开B站,带有一种“我根本不好奇”的态度搜索它,播放。
“哥们儿,我真瞧不起你。”
2.
22分钟,到现在为主,我见识到了一个经典的长镜头,和一段30秒对同一张大脸的持续特写。照理来讲,“奴役效应”应该开始显现了,结果是,“低俗迷”们追捧的多有劲,我就看的有多费劲。表情与米娅没有多少区别。于是我关掉了页面。
第二次看,在54分钟米娅“爽过去”时候,快递小哥敲门了,关掉了页面,因为我确定快递比电影有悬念;第三次,我下决心要把这逼给装了,我提前阅读了很多影评,试图看懂每一个小细节,每一个伏笔,每一处暗示。
后来我看完了,抛开专业影评人的评价,对于一个100%无添加、纯爱看特效的观众来说,我倒找到了一些片子中其他的乐趣点。
▍台词的反讽和黑色幽默并没有让我觉得有趣,但爆头时总放些十分轻快的BGM倒很有意思。
几乎所有的影评都不断在强调台词台词台词,强调他们随口说出的扯淡的话却充满很多不言而喻的含义,或者是对后续故事的提前暗示,巴拉巴拉巴拉拉能量....
有意思的是,每一次的大开杀戒,要么是被轻快到抖腿的BGM掩盖,要么就是被杀手们互相的斗嘴转移了注意力,死亡在这里是一件十分放松的事儿,好像在告诉观众“Relax!I'm just kidding!”。
▍反常规的叙事时间线并没有让人觉得多新鲜,但让一个超屌的黑老大被鸡奸还是很有意思。
第二个常常被专业人士提到的就是影片的“环形结构”,大概就是影片中各个段落的不分首尾,互补结构,开头和结尾相连等等。
但显然一个被鸡奸的黑老大流露出的窘迫表情更有意思。这种尴尬真是爽透了,好像是女神有狐臭、美国队长的指甲里经常藏灰、X教授穿Polo衫喜欢竖领子。哈哈哈哈哈,一切外部的权威、美好、严肃都在某个不为人知的地方被无情的玷污着,而这种尴尬比发生在普通老百姓身上要尴尬100倍。
▍魅力满格又被大众记住的文森并没有多少值得讨论的东西,倒是黑人朱利斯更有聊。
两人是一同执行任务的伙伴,在射杀的过程中,显然是小黑更无情更干脆更残忍,但却因为中间的一次幸存让他意识到了“神迹”,他决心不再干了。转而在面对打劫的邦尼和小白兔时,他变成了拯救者。
所以你说,是不是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与坏,总是在不同的场景和环境里随意变换、亦正亦邪,今天关怀所有人,明天谋杀全世界。
“不一定是好人,只是没有机会放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