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略显冷清的故乡街道,我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滋味,是故乡变得陌生的那种滋味。街道已经从当年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面 走在这样的街道上,再也不用担心坑坑洼洼了。可我就是少了那种熟悉的感觉,仿佛我现在走的并不是曾经生长的故乡街道。
路面变得干净整洁,却显得很拥挤。因为临近过年,家家户户门前都停了一台车,这就使得只有三米的街道显出狭窄。可我还是怀念过去的土路街道,尽管那时候的土路有许多坑洼,也尽管还不时的刮起一阵黄褐色的尘土,但那时候的街道让人觉得心里敞亮。因为路上最多有几辆自行车,也还因为总能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如今的街道上,想看到一个人都难。年轻的要么不在家要么在家玩手机,很少有出来活动的;老年人基本上都适应不了现在的寒冷缩在有暖气的房间里。曾经光脚在雪地里跑的孩子只能存在记忆中了。
“二大爷好!”总算遇到一个人,我连忙走过去打招呼。
“吆,锦汪回来了?”
“嗯嗯,回来看看父母。你老身体真硬朗啊!”
“不行喽,也老了。你快去吧,外面怪冷的。”
告别了二大爷,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到底哪里不对呢?我边走边寻思。突然想起来,原来是打招呼的方式不对。记得以前,村里人多的时候,大伙见面打招呼只有一个,“歹饭了?”(歹是我们辽东半岛南部和胶东半岛东部特有的方言,意思就是吃。)这个“歹饭”寓意可就多了,因为那时候穷,人吃饭都是问题,所以见面问“歹饭”一个是打个招呼,一个是看看家里是不是还有粮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见面的问候语已经从保障最基本的生活变成了互相问好。也许是时代在进步,人们已经脱离了温饱向着更好的生活水准前进吧。可是,这种互相问好式的问候总觉得缺少了点味道,一种接地气的味道。那时候的问候,带了由内而外的关心,而现在却仅仅是一种问候罢了。
生活的富足让人和人之间变得陌生,就像一层透明的膜隔在两个字之间,使得问候仅仅流于嘴皮,再也没有了关心的成分。那些流露在脸上灿烂的笑总是带了些虚情假意。这是进步还是后退,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乡亲已经不亲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