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力的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为中国现当代以知青文学成名的代表作家之一。凭借作品《人世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几十年来,他创作了两千多万字的作品,长篇、短篇小说何其多,我们普通读者从哪里开始读,才能全面了解他的深度思想呢?
对于喜欢梁晓声、喜欢小说、想要了解父母那辈人做知青的岁月的读者来说,有福了。
梁晓声带着他的《父母岁月》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85573/ddc5675bd5a8fbfc.jpg)
本书以时间顺序为轴,精选了梁晓声数十年创作的经典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有些作品有所删减),浓缩了梁晓声作品的精髓,编排成了一部四十多万字的短篇小说集。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父母那辈人到北大荒开荒做知青、返城后的故事;学习到知青群体在面对艰苦条件,不畏困苦、不屈不饶、无私奉献的精神;体会到他们的痛苦与快乐、无奈与坚定,以及那个时代的爱情。
从男女主人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父母那辈人的身影。他们都有着真善美的共同特征:男主人公勤劳正直;女主人公善良贤惠。
在《挥洒》一文中,周萍的父亲是民族zī本家,她偷偷跑到北大荒,其它知青都排斥她,不愿与她一队,只有杨秉奎力排众难,为她安排了连队。在前进的路上,大雨天周萍脚打泡跟不上队伍,赵天亮背着她、张连长扛着她前进。
能包容被贴上标签的周萍,在那个时代也是需要勇气的。
在《唱歌女孩》一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父母那辈人年少时的爱情,虽爱得轰轰烈烈,但因为内心的羞涩,默默地守护着她,看着她。
十六岁的男孩喜欢上了一个扎红头巾的像那英的又爱唱歌的外校女孩,明明有一次亲密接触、有一次好的交流机会,内心明明欢喜,却因少年嘴硬而把女孩推远了。
十七岁时,他再次遇到了暗恋的女孩,不过她却成为了好朋友的女朋友,初恋也就此夭折,少年也决定去北大荒。(如果那次他们亲密接触时,少年能好好说话,这段暗恋会不会有所改变,不会错过呢?)
在《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一文中,李晓燕是上海芭蕾学校小班的尖子学员,自愿报名来到北大荒,还立下誓言三年之内不探家,并提出倡议:不照镜子、不抹香脂、不穿花衣服。为了让皮肤不那么白嫩,还常常在河滩暴晒。三年后,她成为了团里的副指导员,一心为这片土地做贡献。
“我”收到了母亲病重的电报,但连里却说正值夏收季节不批假(连长不相信电报的真实性,因为那时有许多人用这个借口回家)。“我”只能悄悄离开连队,去见了母亲最后一面。
再次回到连队时,团支部决定给“我”这个“逃跑主义者”以开除团籍的处分。副指导员在得知“我”的情况后,为“我”辩护,最终才免去了这一处分。她还把“我”的妹妹接到连队来了。
后来,为了开荒,妹妹、副指导员以及战友王志刚都死在了“鬼沼”里。为了开垦这块神奇的土地,有许多知青奉献了他们的一生,甚至是生命。
······
十年后,大量知青都开始返城了,他们又都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带着好奇心翻开《父母岁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