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你就是答案:活出独一无二的自己

读书笔记:你就是答案:活出独一无二的自己

作者: 你说像月 | 来源:发表于2021-05-31 21:50 被阅读0次

    你就是答案:活出独一无二的自己

    武志红

    序言 爱上独一无二的自己

    >> 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的大文豪索尔仁尼琴如是说。

    >> 巴菲特说,他生命中最有价值的教诲,来自于父亲。从小,父亲就一直对他说:尊重你自己的感觉!你的感觉越是特殊,别人就越喜欢对你说三道四,而这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坚持从自己的感觉出发。

    >> 在各个领域,拥有第一流才能的人都具备这个特点:至少在他们所擅长的那个领域,他们做事时,是充分依据自己的感觉,而不是其他。

    >> 在做自己时,欧美人是充分自恋的。但有意思的是,在教育后辈时,欧美人却可以是充分谦逊的,他们特别注意,不要将自己的信条,强加到别人身上。

    >> 心理学称,如果一个人做什么,主要是从自己的感觉出发,那么他就会有一个清晰的真自我;但假若一个人做什么都是从别人的感觉出发,那么他就会有一个假自我。这个假自我,是一个人痛苦的重要原因。

    >> 我们需要学习,在生命的每一个范畴、生命的每一个选择中试着找到并尊重自己的生命感觉。

    >> 一个很有智慧的朋友对我说:人生,就是有几千几万个选择组成,当你最后回顾人生时,发现最对不起的,就是你自己,那你这辈子就太可惜了。

    >> 每个生命都是一个传奇,每个生命自身就是最宝贵的。所谓的生命价值,最终都不过是对这一点的验证而已。

    你敢不敢成为有钱人

    >> 如果我们不接受我们“期望”富裕的思想,那么即使富裕砸到我们腿上,我们也会莫名其妙地将它踢开。

    ——美国灵性治疗师路易斯·海

    >> 我们每一个成年人的人生,真的是自己内心所创造的,而你假若没有成为某种人但你意识上又特别想成为这种人,那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能不能发现,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童年或早期经历所形成的“诅咒”令你没有成为这种人。找到这种诅咒,并破掉它,你就可以真正成为这种人。

    你的立场是什么

    >> 当你的注意力完全放到别人身上时,你的心势必是慌乱的。因为了解一个人太难了,你很难断定对方在想什么,而你又想根据对方的想法来调整自己的行为,那你当然会觉得找不到立足点。

    >> 当你们过度揣测别人的想法时,会不知不觉被影响,而失去自己的立场。

    >> 如果你想交朋友,了解对方、对别人好是很重要的,但这永远不如你自己重要。假若在一份友谊中,你的光彩无法绽放,那么你势必会发现,对方对你是很难尊重的。在恋爱中也一样。

    尊重你自己的感受

    >> 一个声音越是发自身体深处,这个声音就越是有力量。

    >> 你能不能很好地守住你的一个立场,关键在于,这个立场是不是来自你身体的深处。

    >> 尊重你自己的感受。假如你是一棵树,别人对你的态度就是一阵又一阵的风,如果你很在意别人的意见,那意味着,随便一股风,都能将你剧烈摇动,甚至将你吹倒。

    >> 作为一棵树,你能否矗立在大地上,根本取决于,你有多少根系深入大地。

    生活就是大地,你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密的感受就是一条或粗或细的根,你的感受越是丰富充沛,你的根系就越是深入大地中。那样一来,就算是很强烈的风也不能颠覆你的立场。

    >>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说,感受就是你与事物建立关系那一刹那的产物。

    因而,可以说,你的感受就是你与某一事物的连接。这个连接是最可靠的。

    谁摇动了我们的立场

    >> 一棵小树如果不断地被拔出大地,那么它的根系不可能强大。同样地,我们长大后之所以不能很好地守住自己的立场,甚至都很难发现自己的立场是什么,往往是因为,作为一棵小树时,常常被拔出大地。

    >> 简单说就是,我们与事物的直接联系常常被切断,被谁切断的呢?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 只要生命中有一个重要的人不断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尊重你自己的感觉,那我们就能比较好地做到这一点,因为这是生命的根本诉求。

    第一流的才能都源自内心

    >> 任何一种才能,真正的核心都是感觉,而不是抽象的智力。

    >> 如果你喜欢一个事物,想在这一喜好上达到一种境地,那么你要试着在这一事物上练习你的感觉。

    你为什么太在乎别人评价

    >> 在《不要用爱控制我》一书中,帕萃丝·埃文斯说,爱控制别人的人有一种奇特的逻辑——我知道你是谁,而你不知道你是谁。

    >> 当自己与某一事物的关系没有受到别人的妨碍时,那种全身心投入做事情的感觉实在太好了,这种专注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奖励。

    >> 假若你很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那么这并不是天然的,而是在你成长的历程中形成的,去检视一下你的成长历程,这会帮助你从对别人的评价中解脱出来,投入地去做你喜欢的事。

    你最丰盛的资源在你心中

    >> 通常来讲,无比打动你的事物,如果你能将这种被打动的感觉表达出来,那势必也会打动别人。

    >> 我们做事情时,很容易去想,我可以去哪里寻找资源,但我们却忘了,自己的内心是具有最多资源的。

    >> 除非你是放松的,否则你很难有很好的创造力,你也很难有全神贯注的专注力。

    充沛的感觉如何产生

    >> 通常,我们会认为,我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分析一个事物,就可以认识到这个事物的道理。但其实,事物的道理,是我们将自己投入其中时领悟出来的。

    >> 用很哲学的话来讲,是当一个事物的本质与我的本质建立连接时,这个事物的本质自然会出来。

    换一句话说,如果你想在某一领域有所成就,最重要的是,你能投入到这一领域中。

    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

    >>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选择,只有不断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这个人才算活过。

    >> 在替别人做选择时,我们常运用一个借口:我担心他做了错误的选择。

    但是,即便是错误的选择,那也意味着自己曾经活过,而没有选择,则意味着自己根本没有活过。

    我们其实都深深地懂得这一点,所以,我们普遍都很讨厌——我说的是情感上,而不是理性上——别人替自己做选择,无论那选择看上去多么正确,因为,这是在杀死我们的精神生命。如果你已经开始拥有一片自由天地,你开始可以支配你的时间、支配一定数额的金钱,也开始有一个比较宽广的精神空间,那么好好利用这一点,生命总有一个规律——那些越早开始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的人,越早拥有强悍的生命力。

    请切记一点,哺育你的精神生命的,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你的感觉。你体验的感觉越是丰沛,你的生命力就越是强悍。

    从现在开始,你自己来

    >> 存在感,是建立在当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与这件事是否建立起了连接。

    >> 不再从别人那里去看自己的需要,而是去自己内心,看看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将这一切在自己生命中活出来。

    >> 或许最后你发现,你的兴趣是很广泛的,那很好,去发展这一切根系,那样一来,你的生命就真的如同一棵健康的树,有很多根系深入大地,而且每一根系都有很多细密的小树根,在帮助你从大地里汲取营养。

    对控制者说不,找到自己的节奏

    >> 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情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

    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如是说。

    >> 如果太考虑别人,一个人就会失去自己的节奏。但身体总是要做一些努力,去找回自己失去的韵律与节奏。很多拖延症中,藏着这一渴求。

    >> 人生最大的噩梦是,你身边有一个人,无论你做什么,她(他)都要纠正一下。并且,要你必须按照她(他)的来,否则不罢休,一件小事的纠缠,都能发展到要你死或她(他)自己去死的地步。

    >> 爱是哺育,而非意志的强加。

    >> 我想这么做,我不想那么做。这就是我的意志,我的选择,我不需要你的批准,更不需要向你证明我是对的。

    >> 但如果不会在事实层面上伤害到对方,而只是对方有情绪——他感觉到自己受伤,那么,这份受伤的情绪是由对方自己负责,而不是我要对他的情绪负责。

    >> 一次小的失控,都可能掀起控制者内心的风暴。

    >> 外界崩溃,是内在崩溃投射出去的结果。内在崩溃,用自体心理学的话来说,即自我瓦解的体验。这是最可怕的体验之一。

    >> 控制者的内心,其实停留在婴儿早期的发展水平上。

    >> 被控制者需要为自己争取空间,控制者试着去处理失控的感觉,双方都不要激烈地攻击自己,都是可怜人。

    习惯性迟到是怎么回事

    >> 习惯性迟到,包含着一种很深却不容易觉知的心理——尽可能多地待在自己的世界里,尽可能少地进入别人的地盘。

    因为,进入别人的地盘,会有失控感,会不自在,以及其他种种不舒服的感觉,根本性的感觉是——别人的地盘不欢迎我。

    >> 这还是要回到母婴关系上。婴儿时,若将妈妈知觉为不欢迎自己,则长大后,就会将整个外部世界知觉为不欢迎自己。对婴儿而言,妈妈的不欢迎自己就等于可怕的孤独与死亡,这份感觉会一直存在内心深处,长大后呈现出来。

    >> 活在当下,即意味着,我不将当下的外部世界视为敌对的,也不逃避自己内心的情绪,而是和当下融为一体,这种融合,即爱,或者说,比爱更大。

    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 在生命中,你早晚会发现一点:我们一开始是为了让别人满意的,尤其一开始都是想让父母等养育者满意的,但最终,我们发现,生命中最重要的是自己满意。

    把一张纸折叠51次

    >> 对人生做规划时,有两点很重要:一是,你需要有一个一以贯之的目标;二是,从整体的角度看人生。

    >> 目标,一定是“我自己渴望玩”,才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 人生规划中,第二点比较重要的是要有整体的意识,试着从整体的角度看人生,而不要太局限于一时的得失。

    >> 无数的励志书和无数大人们都会对我们强调志向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强调志向时有一种过于强烈的焦虑感,好像在人生任何一个时刻跌倒一下,都意味着人生会有一场大灾难。你可以将这种焦虑感还给大人们,用你自己的生命来证明,从整体的角度看人生,生命的每一时刻都是有意义的,假若你能从每一刻学习到智慧的话。

    挫折具有非凡价值

    >> 美国人保罗·斯托茨将应对挫折的能力称为“挫折商”,衡量挫折商的一个最简单的指标是“延迟满足的能力”。

    修炼你的挫折商

    >>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中,父母最好是做守护者,而不是教导者,他们只要在必要的时候给孩子提供保护与支持,而其他时候,给孩子自由,让孩子自己去探索生命的奥秘。

    >> 美国人保罗·斯托茨提出了挫折商的概念,他认为,衡量挫折商的高低有四个方面:控制、归因、延伸与忍耐。

    >> 控制,是一种感觉,即当挫折发生时,一个人感觉到自己仍有相当可以控制的领域。控制感越高,一个人的挫折商就越高。

    >> 这种控制感在生活中无比重要。很多人,哪怕一个很小的挫折也可能将他们困住。和这样的人谈话时,我会很清晰地感觉到,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变得很集中了,并且是完全集中在“我什么都做不了”的感觉上。这时,我只需要帮助他们将注意力多打开一些,就可以对他们有很大帮助。

    >> 请记住,真的,在任何时候,你都有一个选择的空间,别被“我什么都做不了”的无助感彻底催眠。

    >> 归因,即挫折发生后,你是试图向外寻找原因,还是向内寻找原因。向外寻找原因的人,貌似很快就从挫折感中出来了,但这只是一种逃避而已,是鸵鸟遇到危险时将自己的头埋在沙子里的策略。向内归因的人,首先是认为自己一定有原因,其次是他相信自己一定有可以努力的地方。

    >> 延伸,即你是将挫折感限制在挫折发生的那一块范围,还是将其蔓延到其他范围。

    >> 忍耐,即耐力,不过这个耐力是需要智慧的,而不是一种盲目的忍耐。

    >> 假若你想提高自己的挫折商,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1.任何时候,都要问问自己,“我可以做什么”。

    2.向内归因,问题发生时,问问自己该担负什么样的责任,而自己又可如何去改变。

    3.不把问题扩大。哦,有失败发生了,但它就是这么一件事而已,这并不意味着我其他方面有问题。

    4.如果你真的确定一件事可以做,它是有道理的,那么努力将其进行到底。

    >> 在我看来,挫折商太低常常是因为我们做不到“对事不对人”。当一件事受挫时,“对事”就是知道,哦,我这件事没做好,“对人”则是,因为这件事没做好,所以我整个人都是没有价值的。

    为什么会这个样子,通常,原因也可以在我们的原生家庭中找到。

    有梦想才有立场

    >> 人才绝不仅仅是技能上的,人才首先是一种素质,而这个素质概括一句话,就是——我是为了自己而玩。

    Part3 不要活在别人的观感里

    >> 不要被别人摇动你的心。你很容易被对方的气势压倒,令自己被对方的不良情绪污染,成为对方宣泄情绪的垃圾桶。如果总是被别人这样污染,那最后你的身心就会落下很多问题。

    懂事,或是很深的绝望

    >> 乖孩子是不能提要求、不能发出声音的孩子。健康孩子,必然有活力,而活力的展现方式就是发出他的高兴与不高兴的声音,提出他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

    >> 懂事,是一种很深的绝望。

    >> 初恋时,有三年,每天晚上做噩梦,找她,但永远找不到。这一千个噩梦,就是要发出爱的意愿但却觉得不可能的绝望之体现。可见绝望有多深。可我不是绝望最深的那种,毕竟我一直敢追求,没被绝望击倒,从来对爱有渴望。太多人明确说,绝对不和最爱的人结婚,甚至不和他们恋爱,看看就行了。这是被绝望击倒了。

    >> 精神分析说,抑郁症常是向外的愤怒转成了向内攻击自己。

    >> 缅甸的民主领袖昂山素季说:在一个否认基本人权的制度内,恐惧常成为一种时尚——害怕坐牢,害怕拷打,害怕死亡,害怕失去朋友、家庭、财产或谋生手段,害怕贫穷,害怕孤独,害怕失败。最为阴险的恐惧方式是化装为常识,甚至至理名言,将有助于保存自尊与人性高贵的日常勇敢行为谴责为愚蠢、鲁莽、无价值或琐碎无用的。

    别人怎么对你,反映了他的内心

    >> 不要被别人摇动你的心。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道理。但是,为什么我们偏偏很容易被别人摇动自己的心,而且,无论我们怎么叮嘱自己都做不到不被别人影响?这是因为,我们不自觉地会有一个意识——别人怎么对我,反映了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时候,这是有道理的。但是,很多时候,别人怎么对你,反映的是他自己的内心。

    >> 法国哲学家萨特说,他人即地狱。国内一位心理学家说,亲人是用来虐待的。

    这两句话都反映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在人际关系中,尤其是在重要的人际关系中,人们会忍不住将自己内心的痛苦投射到对方身上,结果令对方痛苦。

    我将此称为人际关系的污染,为了避免或化解这种污染,明白投射与认同的概念是非常有帮助的。

    >> 每个人讲话时都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事实层面,一个是情绪层面。对于事实层面,我们要尊重,要实事求是,但对于情绪层面,我们要接受正面的情绪,而负面的情绪要不客气地还回去。

    >> 可能,你以前在与别人打交道,尤其是在与强者打交道时,很容易被对方的气势压倒,令自己被对方的不良情绪污染,成为对方宣泄情绪的垃圾桶。那么,你可以花时间,在事后对你们的互动进行分析,试着将对方的话和你的话分成事实层面和情绪层面,然后学习尊重事实,将对方的负面情绪给还回去。

    别人怎么对你,可能是被你教会的

    >> 有时候,别人怎么对你,反映着他的内心。

    但也有时候,别人怎么对你,是被你无意中教会的。

    没有人愿意做没有用的事情,所以,除非他们发现,他们可以用一种方式对你,否则,他们会换一种方式。

    第一个道理,比较简单,而第二个道理,会相对复杂一些,但它是更加根本性的道理。

    >> 自信与自卑,看起来是需要资本的,但根本上,自信与自卑不是由你所具备的条件决定的,而是由你的内心决定的。

    你真的可以无条件地自信!

    了解别人是有秘诀的

    >> 性格是一种内在的关系模式。先是我们内心中藏着一种内在的关系模式,当我们和别人建立关系时,这种内在关系模式就展现在我们和别人的外部的人际关系中。

    >> 就拿自信来说,自信在通常的理解中,即“自己相信自己”。就好像,自信就是一个人的事,自信是一个人固有的特点。

    但是,假若你们对逻辑学有一点了解,就会知道,不存在“A相信A这回事”,存在的只能是“A相信B”。对自信的真正解读,是“内在的这一部分相信内在的另一部分”。

    如此说来,自信这种性格,就是“内在的这一部分”与“内在的另一部分”两者之间形成的彼此相信的关系模式。

    >> 这是抽象的说法,形象的说法则是“内在的小孩与内在的父母彼此信任的关系模式”,更准确的说法则是“内在的小孩对获得内在的父母的爱充满信心”。

    内在小孩、内在父母,这两者是现代心理学中很常见的概念,尤其是在科普性质的心理学书中,这是两个最常见的概念。

    >> 所谓内在的父母,即幼小的时候,父母或其他养育者的形象在你心中留下的印记。

    所谓内在的小孩,即幼小的时候,你作为孩子的体验在你心中留下的印迹。

    >> 对心理学有了解的朋友会知道,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的一个基础即童年决定论。意思是,一个人的性格是童年决定的,并且主要是在6岁前定型的。

    那么,决定一个人性格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

    答案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

    童年时,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内化到孩子内心深处,成为其性格。长大以后,这个关系模式又外化到我们与别人的人际关系中。

    >> 要认识一个人的内心,可以反过来看,即,通过一个人想与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外部人际关系模式,可以看到这个人内在的关系模式。

    如果你真正认识到了这一点,你就可以非常迅速地发现人际关系的奥秘。

    自卑是怎么回事

    >> 一个人想与你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模式,这反映了他的内心。

    一个人能与你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模式,也是由你决定的。

    >> 说起来,人其实是有些可怜的,我们常常认为是自己的主观意识决定了什么,但实际上,我们在与别人交往时,多数时候不过是在重复小时候我们与父母等亲人打交道的方式而已。

    并且,这种重复真的会一一对应,非常具体。前文我谈到性格是“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的关系模式”,其实这只是一个基本说法,完整的说法是,性格浓缩着我们童年的一切人际关系,尽管主要是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模式,但也有我们与兄弟姐妹、我们与爷爷奶奶、我们与姥姥姥爷、我们与其他亲人,乃至我们与宠物的关系模式。

    >> 什么叫自卑呢?如果说自信是“内在的小孩对获得内在的父母的爱充满信心”,那么自卑就是“内在的小孩对获得内在的父母的爱没有信心”。

    自卑与自信,其实是由我们小时候获得的爱的多少决定的。如果从父母那里获得了足够多的爱,那么不管一个人的外在条件如何,他都会很自信。

    相反,如果从父母那里没有获得多少爱,甚至相反是被蔑视、被伤害甚至被虐待,那么不管一个人的外在条件如何,他都会很自卑。

    所以,不要被一个人的外在迷惑。

    >> 通常而言,童年越是爱多,一个人就越是难追。他们是很难追到手的,他们会相信自己的感觉,凭感觉去找到适合自己的人。如果他们觉得你是他们想要的,那他们可能很快接纳你。如果不是,那么可能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是没有用的。

    你的人生是你创造的

    >> 改变人生格局的关键是发现自己如何创造了自己的人生。

    在这一点上,心理学有一个术语特别有价值——自我实现的预言。

    所谓自我实现的预言,即,一旦你做了某个预言,你就会爱上这个预言,假若事情没有朝向你预言的方向发展,那么你会不高兴,从而制造一些事情,让事情朝向你预言的方向发展。

    >> 有时候,看一个人的未来,你只要认真听这个人怎么说话就可以了。

    >> 我们对自己预言的热爱,远胜于对幸福与快乐的渴求。

    >> 所以,注意你那些经常挂在嘴边的消极预言,注意那些经常在你心中浮现的消极预言,试着将它们变成积极的预言。

    警惕你的选择性失明

    >> 与自我实现的预言相伴的另一种心理是,选择性注意。

    你做了一个预言后,你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符合你预言的信息上,而那些与你的预言不符合的信息,你会忽略。

    因为有了这样的心理机制,自我实现的预言才会发生。消极自我实现的预言和选择性注意在一起,会严重扼杀我们的幸福。

    例如,假若你处不好人际关系,那一定是因为,你心中有一个预言“我不够好,我不值得别人爱”或“别人不会喜欢我的”。

    有了这个预言后,相应的选择性注意,即你的注意力多数都集中在别人如何对你不好上。你会变得很敏感,好像别人对你稍有不周到的地方,就会刺中你内心早已存在的感慨——原来我真的是不值得爱的。

    这样一来,别人和你打交道就会出现两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那些有着“我行,你不行”的人见到你,就像猫见到老鼠一样变得很兴奋,他们会追着羞辱你、蔑视你乃至攻击你。他们不需要交谈就可以嗅到你有“我很糟糕”的心理,于是他们可以淋漓尽致地将自己心中的垃圾投射到你身上,你越是自卑越是因此而痛苦,他们对你的攻击就越是强烈。

    因此,青春常常是残酷的。

    并且,青春期的残酷与成年后的残酷不同。青春期的残酷常常是没有什么目的,也没有什么底线。那些充满攻击性的问题青少年,见到那些超级自卑的同龄人,他们会没有克制地发起攻击。假若自卑者不能奋起反抗,那么这种攻击可能会一直进行下去,而且还会不断升级。

    如果你面临着这样的情形,要么你去寻求成年人的保护,要么你用学习奋起反抗。

    寻求成年人的保护时,你要先观察一下,看看到底谁能保护你。通常,假若你是这样一个孩子,那势必有你父母的责任,而你的父母可能从未学习过认真听你讲话。那么,你需要用一些特定的方式很清晰地告诉他们,你现在非常痛苦,你需要他们保护。譬如,你可以用写信的方式告诉父母。

    或者,你也可以找一个能对你父母说话的成年人,先将你的事情告诉他,再让他转告你的父母,而且形式越郑重越好。

    我知道很多故事,孩子在学校被欺负得很严重,跟父母去讲,结果孩子讲得有点犹犹豫豫,父母也听得不耐烦,于是父母根本就不知道,事情严重到了什么地步,甚至反而会斥责孩子说,你的事你去解决。如果你有这样的父母,要么你去找别的成年人保护自己,要么你用一些特殊方式让父母知道,你现在的情形有多严重。

    自然,肯定还有另外一种办法,那就是你自己来解决。你可以学习一下拿破仑的故事。

    拿破仑是科西嘉岛人,他去法国本土读书后,因为他是外地人,又因为个子小,所以总是被一群男孩欺负。几次被欺负后,他决定好好反击一下。

    他又遇到那几个男孩,他们大笑着来欺负他,而拿破仑已决定,其他的男孩他不管,他就要死死地抓住其中那个最弱的,狠命地攻击他。他真这么做了,其他男孩打他,而他追着那个最弱的狠命攻击。最后,他把这群男孩吓坏了,他们从此以后再没有欺负过他。

    问题少年之所以会欺负你,那首先是因为,问题少年自己有问题。

    问题少年之所以能欺负你,那也是因为,你让他们觉得他们可以欺负你。

    但是,假若你用行动告诉他们,你是不可欺负的,那么,他们会停手,因为没有谁愿意做没用的事。

    第二种情形是,正常的孩子和你打交道时,他们会感到疲惫甚至厌倦。因为你有“别人不会喜欢我”的预言,所以你会对符合这个预言的信息特别敏感。结果是,别人为你做了10件事,9

    件是好的,1件是不好的,你可能会对那9件好事视而不见,而这1件坏事会特别刺激你。那么,就算你不把这不满告诉别人,别人也会感受到你的敏感。他们会觉得,和你打交道真累,因而疏远你。

    这种格局,真的是你自己造成的。怎么改变这种格局呢?首先,是看到消极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在作祟。

    接着,试着好好去体会别人对你好时的感受,看看这种美好的感受会在你身体什么部位有反应,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个部位,譬如你可以将手放到那个部位,这样可以很好地帮助你,不光在心理上也在身体上体会别人对你好的美好感受。

    在体会的时候,你也可以对自己说:“我是值得爱的,我爱我自己。”

    无数人不够幸运,童年没有获得足够的爱,这导致他们有了很多消极的自我实现的预言,但我们都有一份幸运——我们可以自己努力来改变自己的预言。

    内向与外向

    >> 《内向是对内向者的保护,外向是对外向者的嘉奖》

    >> 外向像是在演戏,演给周围的人看,好让别人不知道,原来自己心中还有那么多秘密。

    付出与索取

    >> 一定不要把人际关系变成彻底的付出者与彻底的索取者,否则那对于双方都是一场噩梦,主要是,索取者承受不住自己的愧疚感,他们开始崩溃。

    >> 看起来,索取者是很爽的,不劳而获。但其实,索取者承受着罪恶感,他们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评价非常低。

    看起来,付出者是很亏的,他们太辛苦。但是,付出者心中有一种自豪,他们觉得自己是“圣人”,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谴责别人。

    >> 通常,付出者之所以成为付出者,是因为他们觉得需要与欲望是不好的。这要么是他们的家人和社会这样教导他们,要么是自己小时候实在太贫穷了,需要与欲望没有办法得到满足,最后,自己放弃了期望,不再有太多渴求。

    但是,他们内心会有一个嗷嗷待哺、充满渴望而又严重被压抑的“内在小孩”。

    于是,他们将这个没有被满足的“内在小孩”投射到自己孩子身上,拼命地去满足自己孩子的需要。

    Part4 不叛逆,无独立

    >> 叛逆,是为了闯出一条路来,如果早就有了一条路,还叛逆个什么劲。

    叛逆,只是为了做自己

    >> 如果你的父母有强烈的控制欲望,希望你按照他们的意思去生活,那么你一定会有强烈的叛逆倾向。

    这种叛逆倾向,有时能活出来,有时会被压抑,而我会向父母们建议,最好让他们在这个时候活出来,否则到了成年后才活出来,那会非常可怕。

    >> 当遇到孩子叛逆时,心理医生们常对父母们说,这是一场战争,是他们发起的独立战争,你一定会输,你最好早一点接受这一点,否则你只是看起来赢了,但最后你会输得更惨。

    父母与孩子的完美关系模式

    >> 中国的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听话,当中国父母夸孩子时,几乎无一例外都会说:“我家孩子很听话。”

    听话,自然是叛逆的反义词。然而,假若父母控制欲望太强,孩子听话就意味着失去生命力,就意味着自己的精神生命被杀死。用存在主义的话来讲,就是因为他们的人生很少是自己在做选择,所以他们没有自由。没有自由,也就意味着他们白活了。

    用更优雅的方式表达“叛逆”

    >> 在哲学上讲,A和-A根本上是一回事,你变成A,是活在父母的意志中,你刻意地走向-A,也仍然是在与父母意志较劲,这样还是没有走出父母意志的影子。

    所以,真正要活出自己,就需要找到第三条路。

    >> 你真的需要走出听话与叛逆这对矛盾,发现自己真正的立场。

    成长,就是与家分离的过程

    >> 分离和爱同等重要,它们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它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 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甚至称,没有秘密,一个孩子就长不大。

    你可以与父母拉开一个界限

    >> 成熟必须要独立,而独立的一个含义是,你可以对任何人说不,当你不愿意让别人进入你的空间时。

    从小事开始“起义”

    >> “温和而坚定”。首先是坚定,我就如同一棵大树,坚守在我的立场上,任凭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其次是温和,无论你是怎样的暴风骤雨,我不跟你急,我没有负性的情绪,我不必反击。

    >> 当人们向别人施加压力的时候,一般都会料到对方会不高兴,甚至会很愤怒,而他们对这些都做好了较量的准备。但是,很少有人能预料到,对方既不按照我的要求来,又对我不生气,这时就无从下手,而你就可以更好地坚守住你的立场。

    >> 温和而坚定,这不够有诗意,一个大心理学家对此有比较有诗意的表达——不含敌意的坚决。愿意的话,你可以试着去领会这其中的意思,如果你真领会到了,这对你的未来会非常有帮助。

    你不必活在父母的梦想里

    >> 每个人的梦想要自己去追寻,只有弱者才将实现自己梦想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Part5 恋爱,是“第二次童年”

    >> 每个恋爱的故事,都像是我们与父母关系的一次重演。钟情于一个和父亲(母亲)相像的异性,是为了重温童年的美好,钟情于一个和父亲(母亲)相反的异性,是为了修正童年的错误。

    恋爱,恋什么

    >> 对你恋爱的渴求,以及可能即将到来的恋爱,甚至正在进行的恋爱和已经结束的恋爱,多看一看到底发生了些什么,看得越明白越好,因为这是你未来的婚姻生活的宝贵财富。

    >> 在恋爱中不要将注意力完全放到对方身上,那样一来,你一样会失去了你的立场。你需要学习将注意力放到你自己身上,看看你的需要是什么,也看看你为什么会有这些需要。

    一见钟情是怎么回事

    >> 稍稍跑一下题,多说说这种心理。心理学说,自恋是人最核心的需求,而自恋中最集中的表现是,自己的意愿要得到满足。

    同样的,对自恋的打击,就是自己的意愿得不到满足,而没有被满足的意愿有时会成为一种毒品般的力量,吸引着自己不顾一切地去追逐这个意愿,我称这种心理为“未被实现的愿望的诅咒”。

    有机会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满足一下自己的意愿,有时哪怕只是意思一下也可以。

    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受

    >> 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说:

    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受。

    >> 爱情,绝不仅仅是美好与美好的结合,也不仅仅是快乐与快乐的结合,爱情中最重要的,是你看到我的真实存在,我看到你的真实存在,我与你有深深的理解,我们对彼此也有深深的接受。

    心灵的三层结构

    >> 在青春期,反向形成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自我保护方法。所谓反向形成,就是我的意愿是朝东的,但我的行为表现是朝西的。我的内心越是在乎你,我的行为表现就越是鄙视你挑衅你。

    每个人在爱面前都是自卑的

    >> 所有的人一旦开始爱都会自卑,所有的人一旦在乎一个人都会感觉到有些惶恐。其实,人际关系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难题,不管一个人看上去在人际关系中多么如鱼得水,他实际上会和你一样有担心,担心他得不到你的爱与关注。

    >> 很多时候,别人逃离你,主要逃离的,是他们在你面前会有的失败感,当他们觉得不能让你很舒服地和他们打交道时,他们也会有挫折感。

    女孩,爱护好你的身体

    >> 在跳爱情这支双人舞时,双方表面上需要的是耐心,但其实真正需要的是信心。主要是,当你们亲密时,你是否对爱情有信任。当你们疏远时,你是否对自己有信心。

    有信心了,才能既可以远也可以近,太近时可以对他说,离我远一点,太远时也可以自己努力去接近对方。

    但是,假若对爱没有信心,你们可能就会急着快速跳完这一支舞曲。

    >> 作为女孩,最好保守一些,你越是保守,你就越是被尊重。

    >> 一个人对你付出越多,他会越在乎你,一个人对你付出越少,他就越不在乎你。

    一切都是为了爱

    >> 有哲人总结说,人的心理只有两种:一种是渴求爱,一种是担心失去爱。或者说,人的心理只有一种,一切都是为了爱。

    >> 让对爱的渴求表达得充分一点,让担心失去爱的行为变得少一些合理一些,那样纠缠会少很多。

    >> 不光是在爱情中,在其他重要的人际关系如你与父母的关系中,这一点也是一样的,一切都是为了爱。

    问题只是,你们不知如何表达对爱的渴求,也不知道如何化解对失去爱的恐惧。

    Part6 当梦想撞上现实

    >> 真实的事物,就是生命的河流,你不能在岸上学会游泳,你必须勇敢跳进生命的洪流中,拿出你的全部身心,与人、与事物真实地碰触。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必须按照自己的意志,发起自己的意愿,并执着地将它坚持下去。如此一来,自己的意愿不断得以实现,我们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所以,对自己意愿的坚持,就变得非常重要。

    你要做好任何事情都需要时间。时间的意义在于,你需要投入到这件事情上,才能与这件事情建立越来越深刻而全面的关系,最终,你得以掌握了这件事情。

    如果你不能投入,不能花时间与一件事深度相处,成功也就难以想象。

    >> 很多人之所以不能很好地坚持,不能持续地努力,是因为太追求即时的积极反馈。即,太期待自己努力已收到效果的证明,譬如,我努力了,成绩就一定得提高,否则,就会体验到挫败感。准确来说,这是与自恋磋商:如果“我”努力了,却没有收到效果,甚至暂时还有了相反效果,这就证明,“我”没我想象的那么好。

    懂得放弃的智慧

    >> 前面我们讲了努力,即坚持自己意愿的重要性。接着我们讲讲,当有些意愿的确不能实现,或者成本太高以至于根本不划算时,学习放弃自己的意愿,也是很宝贵的智慧。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和懂得放弃,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比只知道坚持远为高明的智慧。

    因为,如果不懂放弃,而只知道坚持,其背后其实藏着很多问题。

    >> 弗洛伊德早就发现,任何丧失都可以导致一个人感受到抑郁,而作为弗洛伊德的女弟子,克莱因则称,接受自己意愿的丧失即死去而进入抑郁,是心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听上去,“抑郁”不是一个好词汇,当我们体验到抑郁时,这种感觉也的确不舒服,它是典型的所谓负能量。

    但是,让自己进入到抑郁状态,意味着承认那些不可能,或者不值得的意愿死去,这却是非常宝贵的智慧。

    否则,人就会一直停留在偏执状态。偏执状态中,人是有这样的内心:我执着于我的意愿;我绝对不会放弃自己的意愿,不管现实如何;如果我的意愿失败了,我就会陷入严重的无力无助状态;我不会承认我失败了;并且,我必须要找一个责任人来为我的失败背锅。

    走出心灵僻径

    >> 当忽略现实因素,而只是一味执着于自己的心愿时,偏执狂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陷入想象世界。

    你能否活在现实世界,还是主要活在想象世界,这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这方面的专业词汇是,现实检验能力。

    如果说,偏执于自己意愿是活在想象中的话,那么,还有一种更为严重的活在想象中的情形——心灵僻径。

    所谓心灵僻径,即,你追求一种纯心灵的生活,而排斥世俗中的一切,譬如交际,因你受不了酒肉朋友,你也受不了关系中的相互利用;譬如欲望,你视自己的一切欲望为敌人,你觉得性是肮脏的,拒绝别人是恶的,向别人提任何请求都非常困难;你也会忽视身体,譬如不怎么锻炼身体,而宁愿将时间都花在增强你的大脑上,如学习和思考。

    心灵僻径这个词复杂了一点,换成另一个常用的词,即孤僻。不过心灵僻径这个词确实很形象——你孤独地走在追求纯心灵需求的僻径上。

    心灵僻径是欧洲一位心理学家提出的,而我自己觉得,走在这条路上的中国青少年尤其多。

    走在这条路上的经典表现是,你似乎只剩下了纯心灵的需求,而非常不在乎人际交往和身体欲望的需求。

    因心灵可以非常迷人,所以如果你又爱读书又爱思考的话,你可能会收获很多心灵上的知识,于是心灵僻径也变得看上去不错,甚至远胜于平常路。

    但是,若走在这条路上,我相信你会深有体会,你并不太享受。也许身体上的需求,如吃喝玩乐,你还能屏蔽掉,貌似真不在乎,但人际关系上的需求,你势必会深切感受到,你无法不需要它。你可以自欺欺人地说,我享受孤独,我不需要朋友和恋爱,我一个人待着就挺好,但孤寂的滋味,在很多时候简直可以杀死你一般。

    >> 心灵需求,当然是非常棒的东西。但它最好是和普通需求、人际需求结合在一起,即,这三者我们都在追求。这样一来,就是饱满的生活。

    区分想象、行为与后果

    >> 我们要宽容别人和自己的想象。延伸一点,就是我们要宽容别人和自己的言语,并要知道,言语和行为不是一回事。

    >> 弗洛伊德说,人类的两个动力是性和攻击,即,驱动着人做各种各样的事的动力是性和暴力。他的话有局限性,但的确是,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中,有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关于性与暴力的想象。

    沟通无比重要

    >> 要命的是,越是活在想象中的人,越是容易掉进黑暗中。这是人性中非常有意思的一点。

    从心理学上来讲,每个生命刚出生时,是觉得自己不好不坏的,他会不断向这个世界发出种种声音,而他的声音,必须得到别人的积极回应,然后他就会觉得自己的声音是好的,进而觉得自己是光明的、美好的。但如果得到的是负面回应,或者是冷漠,那么,他就会觉得自己是黑暗的、糟糕的。

    所以说,我们最初必须得借助别人给出的积极回应,才可以确信自己是好的受欢迎的,而如果没有得到积极回应,就会觉得自己是坏的不受欢迎的。而我们之所以会活在想象中,就是因为在生命早期,在自己家里,缺乏父母的积极回应,于是我们会针对自己,针对父母,有很多负面的想象。等我们长大后,会将这种状态也展现在其他关系中。

    哈佛大学一项针对几百人、持续几十年的研究发现,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幸福的第一要素。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所谓好的人际关系有大量的积极回应,我们的生命因此有了被照亮的感觉,你因而由衷地觉得自己好。如果缺乏好的人际关系的回应,我们就会觉得自己陷入了黑暗中。那么,好的关系的对立面是什么?这有两个:坏的关系,孤独。

    虽然老有人说,享受孤独。但是,真正能享受孤独的人,其实都是心里头住着爱的人。如果心里没有住着爱,那么,越孤独,越会让一个人觉得自己与外部世界,都变得更黑暗。

    >> 活在真实丰富的关系中,你会被照亮;活在孤僻中,你的生命会逐渐暗淡下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你就是答案:活出独一无二的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his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