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何池歆:为 “堂客” 正名

何池歆:为 “堂客” 正名

作者: 何池歆 | 来源:发表于2018-01-12 09:18 被阅读0次

    给 “堂 客” 正 名

     何池歆,2017年1月5日

  家乡群里提起一个地方称谓——堂客,大家理解不同,莫衷一是。我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加入自己的思考,进行了如下一番阐释。如果不能自圆其说,还请诸位看客批评指正。

  我祖籍安徽枞阳县,属于桐城派文化和语系。我出生在黄梅戏的故乡安徽宿松县,又属于赣语系。我上初中的时候,听到当地的宿松人称呼妻子为“堂客”。当时没有深究,跟着这么说就是了。后来,我在湖南、江西等地工作,又后来接触了重庆、湖北等地的朋友,他们也这么称呼妻子。

  总的来说,“堂客”就是对妻子、老婆、夫人、爱人的另一种称呼。这个是没有问题,没有异议的。问题在后面:堂客,到底是俗称、俚语,还是贬称?这个就有争议了。

  比如在安徽宿松,传统观念中“堂客”是不能抛头露面的。尤其是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老婆(即堂客)和小孩都不能出来见客,更不能同桌,以示尊卑。所以“堂客” 有着 “屋里头的人”的含义,只能呆在后面,呆在屋里。

  湖南那边呢,直接把“堂客”解释成在家里做饭的,有的地方又叫“烧锅的”。这一说法也在安徽桐城派文化的语系中沿用至今。

  总的来看,“堂客”是有贬称色彩的,俚语。至今,还有很多年轻人都认为喊妻子为“堂客”不如喊“老婆”中听。有外地嫁到湖南的女孩子,就反对男友喊自己“堂客”,喜欢男友喊自己“老婆”。

  “堂客”的地位,为什么这么低呢?其实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历史“误解”!应该说,是儒家思想被篡改的一个典型案例,属于冤案。

  我个人认为,汉朝以后的儒家已经被逐渐修正了,美其名曰发展变化。比如有汉儒、宋儒、明儒等分类,我觉得都不是来自“源流”的真正儒家,我称之为“原儒”或“本儒”。以至于后来人们错误地反儒、批儒……此话按下不表。

  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接触的儒家思想很多是变种而来。其中,这个“堂客”就是受到变种的儒家思想的影响,把它原来的意思篡改了,注入了“男尊女卑”的糟粕,才有了今天对“堂客”不准确的理解。下面来分析。

  那么,最原始的 “堂客” 应该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本义是什么?这得从古代建筑的规制说起,因为,家庭的形态常常用“居住语言”来表达。

  中国的建筑规制,比较正统的、形成了初步的制度和文化的,当在周朝时期。周礼是博大精深的社会伦理和文化体系,建筑只是其中的点滴。周朝的建筑除了强调“中轴”的概念,还有方正、对称、兴合、正偏、前后、左右、上下等文化内涵。注意:是文化内涵,不是方位词。

  “堂”,是建筑的主体和核心,“庙堂之上”那是皇帝和统治者呆的地方,至高无上。汉朝以后有了“殿”。后来常常合称为“殿堂”。总之,殿或者堂,都是尊严的象征。

  “室” 次之,妻子又叫正室、妻室。是仅次于“堂”的。

  “房” 再次之,是小老婆们住的地方,又叫偏房。二房、三房……地位较低。

  至于那些小妾、姘头之类,恐怕就住伙房或者杂物间了,哈哈,小三们要注意了。

  好了,回过头来说“堂客”,大家是不是突然发现:要被吓死了?哈哈,我也是这感觉啊:你居于高堂之上、正堂之上也就罢了,你还是尊贵的客人。哎哟妈呀,一辈子要面对这么一个女性大BOOS,这样一个女人,哥哥表示很委屈。

  堂客,可以在厅堂上 与 族人共处,参与议事。你说这个地位有多高?可是也有人说,那怎么着也是“客”啊,能高到哪里去。这就要说到“客”的内涵。客,是指来访者,从礼制上来讲是尊敬的词语,有宾客、嘉宾的意思。好比是“奉若上宾”。

  “能登堂的客人”可见地位高,至于用“客”那是因为姓氏的缘故,老婆是外姓人,来到本姓氏的堂上,只能是尊贵客人。不叫“堂客”的话难不成叫“堂主”吗,姓氏不对嘛,哈哈哈……

  “堂客”的这一家庭、婚俗现象,应该源于周的建筑礼制和楚文化的演变。这不但没有丝毫的男尊女卑的意思,而且体现了真正儒家伦理中对于女性,对于母系的敬畏。

  好了,各位要是还认为 “堂客” 不够尊贵,我 P 死你个无知的家伙。“堂客”实在比老婆、婆娘、媳妇等称呼高雅得多、尊贵得多、大方得多。那些整天吵死了要男友喊“老婆”的,你们就拉倒吧,俗!俗不可耐啊!又老又婆的,你在他眼里啊也就那样了,喊得亲热,实际上没地位的日子等着你了。哈哈哈……

  请各位今后就像宋楚瑜回湖南那样喊——我带着堂客从台湾回来了!

  堂客,原来是一个高雅尊贵的称呼。让我们大胆地对妹子说:请你做我堂客吧!

 (何池歆,资深媒体人、教育研究人士、广东天梦教育咨询公司顾问,微信 meiti800 )


相关文章

  • 何池歆:为 “堂客” 正名

    给 “堂 客” 正 名 何池歆,2017年1月5日 家乡群里提起一个地方称谓——堂客,大家理解不同,莫衷一是。我结...

  • 中哲简史 D2 - 草稿

    游文于六经之中,留义于仁义之际。(刘歆) 正名--“必也正名乎” 我特别喜欢这部分涉及到的孔子对名与实的看法,其言...

  • 辛弃疾 与 “香车美女”

    辛弃疾 与 “香车美女” 何池歆 2017-01-22 最近读了几首古诗词,忽然灵感来了。时尚界、展览界的“香车美...

  • 墨家十讲之终篇下

    儒墨辨析之共同的“正名”思想。何所谓正名呢,在我看来各家的“正名”思想无疑是都有一个相同的内核,那么就是维护封...

  • “反学校”是畸形文化

    “反学校”是畸形文化 文/何池歆2015.08.26 在新华网看到一篇描述乡村学校的文章,提到乡村底层的“反学校”...

  • 南朝数朝,其历有秩

    何佟之,字士威,今安徽霍山人。祖父何劭之,仕宋为员外散骑常侍。父何歆,在齐为奉朝请。 何佟之自幼好学《三礼》、以坚...

  • 抢人才,别演变为抢房奴

    抢人才,别演变为抢房奴 文 / 何池歆​ 近一段时间,怪事频发。武汉、成都、西安、长沙、郑州、合肥、南京20个城市...

  • 后任总是否定前任:人性中的恶

    后任总是否定前任:人性中的恶 文 / 何池歆 9月24日 大中国,世事云谲波诡,很多离奇的变化让人仰天长叹。 广州...

  • 龙粽登场,香艾端阳

    【晒一篇去年的旧帖】 龙粽(隆重) 登场,香艾(相爱) 端阳 ——也说端午节文化的教育价值 何池歆2017年5月2...

  • 网络暴民,不惜造谣陷害罗女士

    网络暴民,不惜造谣陷害罗女士 文 / 何池歆 今天,微信和网络在疯传一则信息,关于挡高铁门女教师家庭背景的。大致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池歆:为 “堂客” 正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mx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