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行为---结果

作者: 悦己新生 | 来源:发表于2024-09-23 20:53 被阅读0次

《认知觉醒》的作者周岭说,新冠疫情突发的时候,有读者咨询他“楼上人家的脚步声很大,特别是小孩拉椅子的声音非常响,交涉也没有效果,有时候我甚至认为他们是故意的。每次一听到这些声音我就感觉很无力,不想继续学习。该怎么办呢?”周岭对此的建议是“如果你希望有所改变,那就试着写下楼上脚步声的10个好处吧。”并做了示范,你可以把椅子声和脚步声解读为“这家的孩子真活泼呀”、或者“还好疫情得到了控制,不然整个世界会安静得一点声音都没有,那就太可怕了,所以能听到人的脚步声真好”等等。两天后,该读者的情况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尽管现实环境并没有任何改变。

周岭认为这种看似有些可笑的做法符合“态度---行为---结果”的事物发展规律。也就是我们看待一件事情的态度会影响我们的行为,而我们的行为则会影响现实的结果。

我想到了情绪ABC理论,这样的做法同样利用了这个理论。外在环境(楼上的脚步声、椅子声)这是客观事实A,不会改变,但因为前后不同的主观情绪B(之前是抱怨、指责,之后是积极的想法),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结果C。

这些道理我早就知道,但经常遇到事情的时候根本想不起来用,我想很多人都跟我一样吧。书中周岭指出了需要在生活中刻意练习。所谓刻意练习就是要有意识的去练习,哪怕刚开始有些别扭、勉强。比如,最近我腰椎不是太好,上课的时候因为讲台上电脑操作台比较矮,导致我站着腰酸,坐下又嫌凳子太硬位置又很窄很不舒服,每次上课都“坐立不安”。今天也是如此,课间我逼着自己掰着手指头细数这件事的好处——①讲台的设计让我不要一直站着或坐着,毕竟连着上几个小时,不管是坐着或站着都吃不消。②课间不要坐着看手机,去走廊走走,活动一下身体的同时,看看窗外风景,休息一下眼睛。③课堂上可以多走下讲台跟学生拉进距离。④提醒我要积极锻炼身体,身子骨结实才是王道——虽然数不出10点好处,虽然刻意这么想的过程很是不习惯,但效果还是明显的,课间出去走了一圈,身体上、心理上都缓解了很多。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说“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感谢,即使碰上坏事也要心存感谢,说声谢谢。必须用理性把这句话灌进脑子里,就算感谢地情绪冒不出来,也要说服自己。”所谓的刻意练习,就是在自己还无法做到“无论何时都能心存感谢“的时候,用理性的方式先说服自己,通过多次练习,在头脑里植入这种观点,最后达到习以为常。

相关文章

  • 想法-态度-行为-结果

    ?体验(包含工作、财务、人脉、休闲等内容带来的收获和感受): ✅1、心态不同,结果不同 一位哲人说过:“你的心...

  • 态度、行为和结果

    杂乱无章的情绪 此时真实的状况是:大脑一片空白,人慵懒,不想做任何事,也不想写文章。今天是提交作业的日子,自己还是...

  • 认知驱动:态度—行为—结果

    因此,那些能明确自己身份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他们肯花时间进行心理建设,能从上而下或从里到外地改变自己。 他们不满足...

  • 态度

    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所以态度具有出发点和动机的意味,体现认识,反应格局,决定行动,影响结果。 ...

  • 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态度, 是你所思所想、以及你做事情的方式的表达 积极心态(positive mental attitude):主要...

  • 做自己思维模式的主人,拥有美好的人生

    曾有网友说过:有什么信念,就选择什么态度;有什么态度,就会有什么行为;有什么行为,就产生什么结果。要想结果变得好,...

  • 04-12 好好说话会间接影响结果

    从态度——行为——结果到 语言——态度——行为——结果 今天就阅读了一点点,但是从中收获掌控自己的习惯,昨天我们说...

  • 认知驱动:语言的改变和理性思维的改变

    “态度—行为—结果”这个链条可以演变为“语言—态度—行为—结果”。 而我们的神经元回路并不总能清楚地分辨什么是真的...

  • #知识体系精深营#+第10组+五月作业+Amanda

    I便签: 我们日常的行为和结果,往往是我们态度的反映。态度是因,行为是果,我们有怎样的态度,就会对应怎样的行为。而...

  • 社会心理学:态度,行为的秘密

    1.给别人帮助,可以增强好感 2.可以预见行为的结果是,态度更容易变化,态度依从行为 3.当你对行为负责时,态度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态度---行为---结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pf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