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别人帮助,可以增强好感
2.可以预见行为的结果是,态度更容易变化,态度依从行为
3.当你对行为负责时,态度更容易改变。理想化的目标,促进改变行为。人们不会内化,强迫的行为。
4.鼓励和诱导,就可以引发期望的行为
决策的后的不协调
1.果然评价自己原则,贬低放弃的,会长出支持自己的双腿
2.观察自己的行为,未决定之前,以第三人的感觉观察自己的行为。
3.表情和行为,观察自己表情可以放大自己的感觉,微笑和苦难。行为触发一定的情绪。大步流星走上一分钟,让后开心起来。表达情绪,更容易与他人感同身受。快乐人群中可以感受快乐。
4.过度合理化,外部原因不足以支持行为,会心理调整,以减少不协调。给钱孩子玩游戏,孩子会把游戏当成工作,就逐渐不玩了。
可以给适当报酬,给予报酬和赞赏,学生会自我鼓励,然后再给予一个合理化的理由,会更有助于行为的内化。
5态度依从行为,如果想要改变要从行为做起,即使是非常小的行为,也是特别好的开始
6没有反应就没有接受,没有表达就无法形成印象,记笔记,讲故事,画画等等都是表达的形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