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教师的第一身份是老师;第一工作是教书,第一责任是上课。要求老师们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但何为教书育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若提倡教师以教书育人为主,那么评职称中的条件,强调科研为主,是否应相应改变?否则,怎么保证教师可以有足够精力教书育人。
学校,不是盈利机构,但生源是学校持续开办的必要条件。因而,有些学校以证书为导向,并与毕业证挂钩,要求非外语专业学生,过四、六级;英语专业学生过专业四级或八级,否则就没有毕业证。英语等级证书,毕业找工作时,的确有需要,但有证书,真的就有机会吗?没有证书就没有机会吗?等级证书的考试,并非专业性考试,只能证明外语水平在通识教育基础上,达到某个水平,但这只能是参考,而不应作为工作要求的必要条件。实践工作中,没有等级证书,但一样可以和某专业领域外国专家沟通的人,不在少数,但即便英语专业的学生,若没有某专业领域的知识,也没法与该领域专家交流。
其次,现在本科是通识教育,不再是专业或精英教育,每个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都不同,毕业后,选择不同,为何不能让其自己选择,自己面对和承担自己的选择?仍有大学生,一直有需要老师指令,老师监督,老师督促,否则自己就无法坚持学习。而等级证书考试,虽然是对学生的要求,但因为和毕业证相连,又变相成为老师的任务。又需要老师的督促。我们的学校是培养考试达人、学习宝宝?还是培养有学习能力、有生活能力的人?
现代社会的多元化谋生方式,让人们可以有多样选择。那么在学校教育中,首先要让学生有多样选择的意识,而不是让他们觉得,必须考证书,必须就业,否则就没有出路。生活和社会不是非此即彼,那么教育也应该让学生知道,这种多样性。
再者,教师是面对学生的工作者,要让学生有意识改变,首先教师应有意识改变,而这种改变的条件,需要所在教育管理机构、所在学校提供,比如,通过各种渠道,为老师们提供自学和培训专业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机会;而改变的结果,即老师们有不同的教学方式、教育理念,若合理合法,也应得到支持。强调应试、强调科研,或者表面响应回归教书育人,实际各种标准、制度,仍然守旧,非但不能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反而影响最终的教书育人的结果。
人的精力有限,不论是生活、学习、工作,还是其他层面,不能贪多。我们的教育,初衷是什么?其后,所附加给教育的是什么?我们的附加和初衷是否符合?我们追求的教育效果是否现实?是否高大全?是否给予教育过度的期盼?
教师,也是一名普通工作者,不要附加给这个职业过多的头衔,以免让从事这个职业的人,自愿或被迫做出不应该的自我牺牲。人,首先能正常生、正常活,才能为他人和社会创造价值。但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每个人有义务和责任,为他人、国家,做出牺牲,比如见义勇为,国家受到外来侵略。但不能将牺牲常态化,那就不正常。
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同时,要有意识考虑自己的未来,并为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明确,自己在校期间,需要完成哪些任务,还要有心理准备,完不成这些任务,毕业后需要面对何种结果。学生有自己选择和自己面对的责任,这种责任不能由父母、老师来替代,也不应把这种责任转嫁给父母、老师和他人。
而国家和工作机构层面,也请不要把标准单一化,比如,一定要通过考研率、就业率、多少证书等,作为评定学校、学生、教师的标准。
记得有一部电影,叫《豆蔻年华》,说的是重点高中的高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一次知名校友返校演讲中,学生们只知道海外归来的学者,却不知为这位学者开车的司机,也是这所高中毕业的校友,这位司机兢兢业业,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而自轻自贱,反而,尽自己的努力,做好服务,精于业务。而这位学者在演讲后,向学校打听她的一位同学,并到这位同学工作的卷子打印室去看望他,因为正是这位同学,把留学名额,让给了这位学者。而这位学者的同学,几十年如一日,在卷子打印室,刻卷子、印卷子,从未出现过任何错误。也因此受到学校教职员工的尊重。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平凡的人,我们应该努力生活、学习、工作,但不要过分强调某个途径可以达到某个目标,这样过度的要求和期盼,未必能为学生的发展有正面作用。而且,学校教育只是学生经历人生的一个阶段,若在此阶段,让他们接受到有益的知识、方法、理念,有准备自己选择、自己面对选择的结果,有担当、有责任,比必须考到何种证书,也许益处更大。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预测,但我们每个人又必须亲身经历,那么,从开始,就让自己学会面对一切,不替代、不转嫁、不强制。学习面对,学习承担。在经历中成长、成熟,丰富自己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