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想法
10月28日,周五,《荣枯鉴》之圆通卷一:处世之道

10月28日,周五,《荣枯鉴》之圆通卷一:处世之道

作者: 太阳煜炎_王冠华 | 来源:发表于2022-10-28 00:15 被阅读0次

    2022年10月28日,农历十月初四,星期五,早上7点,准时起床。

    昨天在日记里介绍了《荣枯鉴》一书,很多朋友看到后,都以为古文不大好懂,希望能有译文。鉴此,从今天开始,我用十天时间,将《荣枯鉴》十卷的原文、译文录出,同时将我个人阅读后的心得体会以简评的形式一并录出。由于译文及简评均系我的个人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供参考。今天介绍《荣枯鉴》第一卷“圆通”。


    【原文】

    圆通卷一

    善恶有名,智者不拘也。天理有常,明者不弃也。道之靡通,易者无虞也。

    惜名者伤其名,惜身者全其身。名利无咎,逐之非罪,过乃人也。

    君子非贵,小人非贱,贵贱莫以名世。君子无得,小人无失,得失无由心也。名者皆虚,利者惑人,人所难拒哉。

    荣或为君子,枯必为小人。君子无及,小人乃众,众不可敌矣。名可易事难易也,心可易命难易也,人不患君子,何患小人焉?

    【译文】

    善和恶虽然各有其名,但有智慧的人却不会拘泥于这些名称本身来做判定。道德准则是无法改变的,明智的人不会明着去违背它。但处世还是得讲方法手段,具体怎么做,要视情做到灵活多变,这样才能避免给自己带来祸患。

    爱惜名声的人,反而会被名声所伤;爱惜身体的人,则其性命可以得到保全。名和利的本身并不存在可归责的地方,追名逐利也不是什么罪过,如果有过错,那也是人自己造成的。

    君子不一定就高贵,小人也不一定就卑贱,贵和贱并不是根据是否名显于世来判断的。君子能得到什么,小人能失去什么,也都不是由他们自己的意愿来决定的。不过,名声虚无缥缈,而最能迷乱人的则是利益,它让人无法抗拒。

    人处于显达时,或许还可以当个君子,而人处于败落时,就一定要做个小人。这世上,君子就不要提了,能算得上的就那么几个,小人实在是太多了;既然小人众多,那么就不要和他们敌对了。名声可以改变,事实却很难改变,思想可以改变,命运却难以改变。人都不担心做君子,又何必担心做小人呢?

    【简评】

    《荣枯鉴》“圆通”篇讲述的是处世之道。处世之道,有“方”“圆”之别,前者拘泥执着,后者善于变化。善于变化的人,处世圆通,总能无往而不通;而拘泥执着之人,处世往往偏于一端,常常举步维艰。

    第一节讲的是“善恶不拘、圆滑多变”,主要意思是“变”。也就是说,在政治斗争中,为了保全自己,外界形势一旦发生变化,自己的立场就要跟着变化,如果拘泥执着,只认准一个理儿,那么难免就要翻船。因此,善与恶虽各有其名,但其区分并没有固定的标准,只要处世需要,就可以互换。原来以为做不得的“恶”事,在情况发生变化后,现在就成了“善”事,得抢着去做。只要明着不去违背客观已经形成的道德准则,不去触犯众怒,那就可以了;但是,处世还是要讲究方法手段,行不通时就要变,就要换一种方法手段,不能一条路走到黑。只有顺势变化,方法得当,仕途路上,你才能左右逢源,无往而不利。

    第二节讲的是“舍弃名誉,爱惜生命”。在关键时刻,往往存在着两难选择:是维护自己的好名声呢,还是保全自己的性命?事实往往是:爱惜名声的人,丢了性命;爱惜性命的人呢,又会毁了自己原来积攒的好名声。面临这个两难局面,如何选择?冯道认为,解决方法很简单,保住性命为上。有的人为了虚名而丢掉了性命,这是错的,很不值得。

    第三节讲的是“不求虚名,但求实利”。人活一世,是求名还是逐利?孔子早就给出了答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正直、清白,不会逢迎拍马,不能老于世故,追求的是大义,因此,他们拥有好的名声。然而,名声是虚的,拥有一个好名声又能怎样?名声好,地位不一定就高,所获利益也不一定就丰厚。所以,冯道认为,人活一世,还是逐利实惠一些。财产、职位等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能实实在在地给人带来好处,所以不仅要追求,而且还要不择手段地追求;手段卑鄙点、无耻点也没有关系,顶多只是毁了自己那些虚的名声,被人骂为“要不脸”,这无所谓。

    第四节讲的是“君子小人,角色多变”。人的处境由“荣”变“枯”时,为人处世的方法就要顺应形势,有所改变。冯道认为,处于顺境时,不妨去做个君子,然而,处于逆境时,为了改变命运,就一定要当个小人了。这样做后,哪怕自己原来的君子思想发生了变化,或者原来的君子名声有所损坏,但是接踵而来的荣华富贵却已成事实,不可改变。为了荣华富贵,就得善于变身,这就是“圆通”。

相关文章

  • 《荣枯鉴》圆通 卷一

    《荣枯鉴》圆通 卷一 善恶有名,智者不拘也;天理有常,明者不弃也 善和恶各自有其内涵,有智慧的人绝对不会因此被束缚...

  • 10月28日,周五,《荣枯鉴》之圆通卷一:处世之道

    2022年10月28日,农历十月初四,星期五,早上7点,准时起床。 昨天在日记里介绍了《荣枯鉴》一书,很多...

  • 荣枯鉴-圆通卷1

    圆通卷一 善恶有名,智者不拘也,天理有常,明者不弃也。 人活一生,或为名,或为利,总是有所追求,但是要是被名利所拘...

  • 一场“仁义”的战争葬送了一位国君的霸业之梦

    最近在看《荣枯鉴》,卷一圆通里面有句话是“道之靡通,易者无虞也”,不知道怎么理解? 这句话给的译文是“道理的阻碍与...

  • 遇到问题靠的不是道义,而是智慧,是方法。

    (7.22)第154天。《荣枯鉴》圆通卷一 1、白话:善恶有各自定义,有智之人不会因此被束缚;天下事物变化有自然规...

  • 《荣枯鉴》,一本奇书

    《荣枯鉴》又叫“小人经”,作者是五代的冯道。曾国藩曾评价说:“一部《荣枯鉴》,道尽小人之秘技,人生之荣枯。它使小人...

  • 《荣枯鉴》明鉴 卷六

    《荣枯鉴》明鉴 卷六 福不察非福,祸不预必祸;福祸先知,事尽济耳 福运到来不能够察觉就不算是福气,灾祸来临前不预防...

  • 《荣枯鉴》闻达 卷二

    《荣枯鉴》闻达 卷二 仕不计善恶,迁无论奸小;悦上者荣,悦下者蹇(jian) 为官不是以善恶作为标准,升迁不用谈论...

  • 《荣枯鉴》交结 卷四

    《荣枯鉴》交结 卷四 智不拒贤,明不远恶,善恶咸用也 真正智慧的人不会拒绝贤能的人,明白事理的人不会疏远坏人,善与...

  • 《荣枯鉴》解厄 卷三

    《荣枯鉴》解厄 卷三 无忧则患烈也;忧国者失身 ,忧己者安命 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则祸患会很强烈的。为国家操劳的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0月28日,周五,《荣枯鉴》之圆通卷一:处世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qt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