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国学录】充实之谓美

【国学录】充实之谓美

作者: 海纳百川阔天空 | 来源:发表于2023-05-15 19:14 被阅读0次

各种美好品德充实于内心就是美。出自《孟子·尽心下》。孟子对于美的本质的认识,与儒家的伦理道德密切相关。在孟子的美学思想中,“美”是人格评价序列“善、信、美、大、圣、神”当中的一级。“充实”喻示了道德圆满、和谐、完备的境界,当一个人被“善”“信”等品德充实,他必然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体现为人格之美。也可以说,美是一个人由道德伦理的自足升华为审美愉悦时的一种精神状态,代表了道德与审美一体的儒家人格理想,体现了美与善的高度统一。体现在文学批评中,它主要强调作家应培养浩然正气与美好品德,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崇高内在精神的作品。这一术语将内心道德的充实与否作为衡量作品高下的重要标准,目的在于倡导道德人格与艺术审美的和谐统一。

相关文章

  • 南怀瑾谈圣人修炼法门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上...

  • 何为“善”?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上面这句话引自...

  • 孟子:人之六境界

    孟子品评人物之六境界: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 心传脉络

    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可欲者,圣...

  • 20190402-《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学习笔记-圣人之心如

    善、信、美、大、圣、神。是修身、修心的层级,越往上修为越高。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又光辉之...

  • 孟子六境界(转载)

    孟子在《尽心下》一文谈到:“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

  • 孟子之证道

    ✨三智一心中得✨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

  • 名家名言

    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 荀子——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 孟子——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笪重光——空...

  • 小进步大喜悦

    今天读到孟子的一段话很有感触:“可欲之为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为美,充实而又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为圣,圣而不可...

  • 传习录分享2019.03.16

    继续学习用九智慧国学群里的分享: 传习录原文:萧惠好仙释。先生警之曰:“吾亦自幼笃志二氏,自谓既有所得,谓儒者为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学录】充实之谓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qv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