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这个清明节我就不回去了,因为去年腊月回去,时间不长,即使回去,也没有想说话对父母讲。
不回去,好像又少了些什么,心里痒痒的。我其实是实在不想回去,自己混成这样,虽说没有“无颜面见江东父老”的感慨,但这个岁数,灰头土脸,村里人又喜欢问这问那,不回答不行,回又不知道说什么好,实在难为情!
原本是有很多话题与人们告诉,和村里人唠唠,可自己只能换回人们的同情,心里便觉的更是无能。虽然他们许多人都非常理解你,也不小看你,只会同情你,惋惜你。
现在想,那时自己觉得活得比村里好,觉得有面子,觉得光鲜亮丽,让别人羡慕你,是多么地爽!就是这样小我思想的作祟,我才畏头畏尾,无法自拨。
当然,村里人这么想也很正常,也无可厚非,他们没有你经历那么多,没有你的沉浮转合,他们当然不会理解你的内心,你的痛和你的伤!
放下吧,放下了自己,就放下了所有!
其实我原来也没有高高在上过,只不过是自己心里美过一阵子,窃喜过一阵子,你装着你很朴素,但别人肯定看出来了,也发现了,只不过是不在你当面揭穿你,因为从他们比以前对你更客气上,就看出来了,无需多言。我自己觉得那样心里很爽,暗暗高兴了一阵子。
我是一个很讲求实际的人。每次上坟总是提大大一兜烧纸,花个几十元钱,农民思想,烧一回顶一回,不像有些人,二三百公里跑回去,买上2、3快钱的纸烧烧,完全是哄死人而己,没有多少虔诚,做个样子。这不是抬高自己,而是我说的实话,只是不好听。
多少年过去了,村里人走的走,死的死,许多老人都不见了,变成清明节的主角,变成下一代人嘴边的故事。一代又一代的延续,好多村子的孩子我都不认识了,真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了,我想,我挣不动钱了,我也就该回去养老了。
什么时候,我也变成清明节的主角,孩子们会回去看我吗?我嫣然一笑,看到了不远处遍地盛开的桃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