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出大事了。”
“怎么了?”
黑书记起身去关门,院长办公室的门合上的瞬间,书记眼框开始泛红,一会儿工夫,她的眼泪像开了闸门,簌簌流了下来。起初是静静的,只是眼泪的独舞,后来声音和动作也加了进来,书记小声抽噎着,肩膀微微颤抖。
袁院长办公室的门像个预报器,大开时晴空万里,阳光下的一切忙忙碌碌。半掩开始变天,重要的事情悄悄登场。全闭时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要人要事,如校长来了,有要事谋划,这时院长总会主动起身,将门紧合。还一种情况门是由到访者去关,而非院长。院长的角色很像一家之长,老师们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时,都会找到院长,希望从“家长”这儿找到“解题良方”。每到此时,来访的男老师们常是左看右看,若有所思,像是刚刚窃取到重大军事情报,需要直接向一把手禀报。女老师们则是欲言又止,吞吞吐吐,更有甚者还没张口,眼泪便簌簌落落挂满了脸。女人的眼泪是个暗器,不见刀光剑影,却让人防不胜防。每见到女老师的眼泪,院长总会慌了手脚,不知所措,这安抚眼泪的棘手,有时胜过做重大决策。
“蔡老师闯大祸了。”
“到底怎么了?”
“我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相信了老书记的话,让蔡老师进了学院。”
黑书记的鼻子微颤,嘴紧紧抿着,想尽量压住抽噎,让自己保持镇定,但眼泪似乎不大听话,仿佛在为书记所说的“后悔”助喊呐威。
1.
三年前,学校老党委书记找到黑书记,说要推荐个“特别好”的办公室人员。老书记曾是黑书记的老领导,当年在院办,是他对黑书记的一路提拔和栽培,才有了黑书记三十出头便当上了学院书记,如今已是有二十年管理经验的"资深政工干部"。黑书记一直对老领导心怀感激,总想找机会感恩报答,可惜老领导退休早,退休后的生活风轻云淡,她的“报答”只成了过年过节时问候。黑书记想着,老书记的这次开口是有备而来的,要是推荐教师岗位的老师,自己只能在旁加把力,取舍都在院长;而推荐办公室人员,那是自己的“管辖范围”,虽也需领导班子集体讨论,但行政岗位选人,决定权在自己。黑书记心里暗喜,多年来寻找的“报答机会”,没想到在今天悄然来了。
老书记提到的这位“特别好的人”,是老书记夫人弟弟的爱人。老书记调动他那闲置多年的好口才,不惜余力地推荐着这位“亲戚”,描述着她的热情、能干、肯干。这位“特别好的人”,五十挂零,曾是理工大学的幼儿园老师,还有个文质彬彬的名字——蔡文卿,这让学中文出身的黑书记,立刻想起三国时期大才女+大美女——蔡文姬,眼前浮现出一位手捧诗书、温文尔雅的书卷形象,想到这名字,仿佛看到一位满载书卷气的闺秀缓缓袭来。
这几年设计学院风生水起,招生人数已跃居全国第一,仅老师就已过百,现有几个办公室人员天天忙得焦头烂额,人手明显不够。书记早有了招人的心思,可还在物色中,老领导便开了口,仿佛一切都是摸着她的心思说的。
办公室人员的岗位定位是服务,日常杂事、收发快递、各种接待,核算工作量,不需要很多专业知识,但需要心细、勤快、踏实,为此黑书记相信老领导的眼光和把关。老领导一辈子为学校培养人才,他推荐的人定会贴着岗位。任何事的好与坏,全在看的角度,觉得好,便总能找到好的理由,觉得不好,也总能找到不好的借口。蔡老师的年龄阅历,还有她的幼师背景,很快在黑书记的口中,都成了她力压年轻人的优势。在一堆复杂的人事手续办完后,蔡老师调进了艺术学院,由曾经的幼儿园老师摇身变成了大学老师,尽管只是办公室人员。
2.
黑书记第一次见到蔡老师,是在蔡老师进入设计学院的第一天。蔡老师粗壮敦实,梨形浑圆的腰腹看上去像个典型的“农村大嫂”,略显黝黑的皮肤,像是长期田间耕作,烈日眷顾后的结果。一副金边眼睛,精致中带着几分书卷气,在她质朴得略带乡土的脸上显得极不谐调。蔡老师的声音洪亮,言语间常常伴着肢体语言,只要她在场,老师们那牙缝里挤出来的微笑立刻变成了爽朗的笑声,空气都充满了热情。眼前的蔡老师,和她那诗一般的名字“蔡文卿”仿佛开了个大玩笑;而那精致的金丝眼镜仿佛是为配合大学环境而特意加上的,在她五大三粗的身型上十分滑稽。这让书记有些恍惚,想象的闺秀气质与眼前农村大嫂刻意追求书卷气的滑稽模样,仿佛完全是两个人。这让书记愣在那,目光游离了,直到旁边有人唤她,意识才又被拽了回来。
蔡老师很喜欢大家叫她“老师”,虽然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同样称呼她,但到了大学,意义却彻底变了。每当听见同事、学生喊她“蔡老师”,她都轻飘飘一阵陶醉,仿佛此刻自己已是位大学教授。而陶醉后到来的是满满的鸡血,耳里越是听到“蔡老师”,心里越是觉有使不完劲儿。这种热情还转成了工作任务之外的“增值服务”,蔡老师热情勤快,还有着三十年在幼儿园观察小朋友时训练出的细敏,这种细敏可以瞬间扑捉到领导的状态,并能将结果转化成了一种针对人的“关怀”。院长温文尔雅,喜欢喝茶,蔡老师便不时在茶里加些枸杞、桂圆,增加了茶的营养。书记平时衣着精致,生活讲究,她便泡上一杯玫瑰枸杞茶,让书记养颜润肺。而书记焦燥时,她又会换成菊花和枸杞,疏肝明目。几天过去了,院长和书记每天早上一打开杯子, 都享受着蔡老师带来的“福利”。
一开始,书记对这种“体贴”很是受用,每看到蔡老师“忙来忙去”,便为自己的英明决策叫好。可“关心”一多,尤其在书记思考问题时,思绪被蔡老师所打断,便有了不悦,慢慢恢复了她那张严肃的脸,下巴常是努力去找地面,由圆脸变成了猪腰子脸。蔡老师觉察出了书记的不耐烦,便知趣地减少了去的次数。而院长不同,院长的脸总是一块温润的璞玉,完全不像书记一张晴雨表的脸,就算闪过些不耐烦的情绪,也很快被温和的脸所融化。这让蔡老师很喜欢到院长办公室,像在幼儿园会给自己偏爱的小朋友多留一个玩具,多加一块水果,对院长多了一份“关爱”。
“院长,喝水。”
“院长,您那么忙,应该多喝点水。”
蔡老师每次倒水后,都不忘提醒院长喝水,仿佛监督院长喝水成了她工作的首要。
“院长您再喝一口,我就去倒水。”
“我一会儿喝。”
“不行,您现在就喝。”
“水很烫。”
“很烫?!那我给您吹吹。”说着蔡老师鼓起腮帮子,对着院长多茶杯“呼,呼,呼”吹开了,吹完后把杯子端到了院长面前,仿佛眼前这位院长,是他所照顾的小朋友。
“好了,这会儿凉了,院长您可以喝了。”蔡老师将杯子端到了院长面前,又顺带推了院长一把。
院长眉头一皱,嘴角一咧,表情显然不太自然,但却又尽量显得若无其事。看到蔡老师那张热情洋溢的脸,院长刚到嘴边的批评话又生生咽了下去。他实在不愿去浇灭一种热情,尽管这种热情让他觉得并不得体。院长硬着头皮喝了一口杯里的水,他不敢多想蔡老师吹水时用力的动作,仿佛一想到此,就有无数的吐沫星子在他眼睛晃动。水在他的喉咙里没有多停留,一股脑吞了下去,他的余光瞟到了蔡老师,只见蔡老师正一眨不眨地看着自己,略带严厉的目光让他心里一抖,仿佛是做错了事,正在接受老师的审讯。
3.
袁院长“海外特聘”的身份,让“相对自由”成了他的“特权”。他在学院的时间并不多,只要他在,时间便被一堆堆的事、一拨拨的人填得满满当当,来者有汇报工作的,联络感情的,求教问题的,像是影院新上映的大片,满满的档期,一场谢幕,人还不曾退去,新一拨人便又涌了进来。
午后的校园,知了开始了夏日的啼鸣,起起落落,仿佛与烈日演奏的一曲乐曲。此刻的院长办公室,在起伏的蝉声中有了片刻的宁静,仿佛在为下午新的忙碌积蓄力量。蔡老师在上午“监督”完院长喝水后,几次走到院长办公室门口,可见里面人影不断,便转身知趣地走了。蔡老师一直暗中观察,终于找到了个空闲时,趁着下午一拨拨人还没到,眼疾手快,拿着抹布一溜烟进了院长办公室。
“院长,您这儿有点乱,我帮你收拾下。”没等院长说话,蔡老师便拿出抹布,噼里啪啦在茶几上擦了起来。
“我这好多文件,不用擦。”
“这儿没文件,我擦这儿。”蔡老师指着两本书间的缝隙,将抹布轻轻伸了进去。
“我在写文件。”院长的嘴咂巴了一下。
“好的,那您忙吧,我出去给您倒水。”
没等院长说话,蔡老师便拿着茶杯,大步走出了办公室。半小时过去了,蔡老师没有进来,这让院长暗自高兴,想着蔡老师一定是看到自己忙,不便来打扰。对他来说,最近的喝水量已远比之前超了几倍。
“院长您喝水,这水正好喝。”
蔡老师说着又推了下院长,脸上散发着的热情笑容仿佛是为了驱散办公室里一切的棘手、烦恼与无奈,她的目光再次盯着院长,像是要亲眼看到院长喝一口水,才能放心。
院长拿起杯子,慢慢靠近嘴,他已感觉到面对蔡老师富有感染力的热情,已找不出什么托辞。水入口的瞬间,温温软软,顺着喉咙慢慢向下走,嗓子、胃,甚者浑身细胞都在滋润中伸展,而口中茶叶的清香仍在悠旋回荡,清清淡淡,驱赶了紧张着的神经。
“院长,水温度正好吧?我已经'吹'了半小时。刚才我和陈主任聊天,一边'吹'水一边和她聊。”
院长张大了嘴,一口刚刚下咽的水,此刻翻滚着,往上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