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西西西
小说应是让人读来轻松、愉悦、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我语言不好,所以讲了一堆“陈词滥调”-_-||)让读者从字里行间获取享受,不愿放下手中这本书。小说由情节构成,而情节由语言叙述而成,若精彩的故事,没能用准确、真实、巧妙的语言文字表述出来就可惜了。
老师都说,语言是文章的“眼”,我非常认同。记得上学时,第一次读张爱玲,其实很多内容是读不懂的,若是别人写的,我许会看不下去,扔到一边了。张爱玲的文章,即使情节我觉得模糊,但她写出的文字,那些字组成的语句,让我着迷——捧着缺了半本纸页的残书,在一间凌乱无人的宿舍,我坐在坚硬的木板床上,一下午的时间沉浸其中,享受着那些我看不懂,但入眼生香的一字一句。我始终觉得,张爱玲的文章,不用看懂情节,只享受文字的陶冶就好,随便从书中的某一段开始读起,便能随着她的节奏陷进去。
“陈词滥调”就是人云亦云。有段时间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很火,有段时间罗曼·罗兰的“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很火,还有这次听课“许多年以后,当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个开头也很火(这个开头经典是毋庸置疑的,老师们都拿它举例是教学需要,没有问题。这里丝毫没有对各位老师的质疑和不敬之意,只是单纯谈论体验感)一个词,一句话,第一次看到是新奇,肯定,多次看到后就是“这有啥,我知道,没意思”这应该就是对“陈词滥调”最直观的理解吧。
读小说是对心灵的按摩,要舒坦、喜悦,如果都是些无聊的文字,那读者读起来就是心灵在遭受蹂躏,怎么读下去呢,所以小说语言,一定要“反对陈词滥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