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儿子的书籍时,看到这么一张纸。大概是老师让学生写类似“……眼中的我”时写的吧。看到儿子写的四句话,我深感惭愧。
在老师眼里,他觉得老师认为他很聪明。写下这一判断时他应该是很开心的,我猜他应该在老师那里得到了很多肯定,或者表扬。在潜意识中,他觉得老师是喜欢他的,因此,他毫不思索地写下了“老师说我很聪明!”
在同学眼里,他说“同学说我画画很好。”儿子喜欢画画,还画的有模有样的,他曾经跟我说“我是班里画画最好的”“年级要举行书画比赛,班主任让我多画一副,说我画的好!”“班里成立了xx小组,我负责做宣传海报!”这些话,我听时只当他是随口一说,并未在意。
画画好的孩子多了去了,很多孩子都是从小学画画,同事的女儿和他一般大,画什么像什么,绝对是有画画天赋的那种小姑娘。再回过头来看儿子,只觉得他和人家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画着玩而已了。我总是这么想,从未觉得他画得好。
可是,你看,他在同学那里得到了极大的认可。同学觉得他画得好,请他画海报;老师觉得他画的好,请他为班级画展做贡献。在小伙伴中间,因为画画,他很自信的。
尤其是第四句话,“我对同学的看法:我画的就是很好!”虽然我一直觉得他画的并没有多好,但是在同学们中间的出色,让他特别自信。我想到他说这句话时一定是昂着头,很骄傲地说“我画得就是很好啊!”
在老师、同学那里都获得了肯定,再回头看看第一句,在父母眼里,他写了这么一句:“父母说我很调皮。”原来在他心里,父母给他留下的最深刻的感觉就是父母觉得他调皮。而不是“父母很爱我”“父母说我很优秀”“父母说我爱读书”“父母说我什么什么很好”之类的肯定语。
这让我回想起他经常在我们身边说“我语文学不好”“我又不是优秀学生”“我肯定默写不全对”“我不行我不行”……在我们身边,他说的很多话让我感觉他不自信、不够勇敢。为此,我也很苦恼,他怎么会这样子。
尤其是期末考试时,他的数学考了班级最高分,英语也是近乎满分,语文稍微低了一点。就这样,他就一直觉得自己在语文上学习不好,甚至是各学科都不好。当他得知自己数学考了第一名时,怎么也不相信。我当时对他这种想法很惊讶,自己的孩子怎么会如此没有信心,如此不肯定自己,作为老师的我知道这样可不好。
今天看到儿子写的这张纸,让我又陷入了沉思。或许我们做父母的该反思,到底是因为什么让孩子在我们跟前得不到自信,是不是我们太吝啬对孩子的肯定了。
我们很少像老师那样,拿着放大镜去找孩子的优点,拿着喇叭一样声情并茂地去夸奖孩子,鼓励孩子。我们多数情况下是含蓄地表扬一下,接着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们也很少像他的小伙伴那样,在看到他画得画时,瞪大眼睛,捂住嘴巴,凑他跟前跟他说“你画得太好了!”也没有在他发表了文章以后,像他的小伙伴那样,拿着报刊飞快地跑来告诉他“你太厉害了!”当他把样报拿给我们看时,我竟然只是说“嗯,你看这里,这里,如果这样写,会更优美!”
长久以来,儿子在我们跟前,没有得到足够的肯定、鼓励,没有获得长久的动力。
我们对儿子,有太多的吝啬,太多的打击,太多责备,动辄的大吼大叫,暴跳如雷,鸡飞狗跳,甚至打骂扔出去,还不允许他反驳,不允许他哭,因为这不符合男孩子的样子,现在想想我们都在以“父母的角色”对孩子做着什么。在孩子面前扮演巨人?高高在上?不容置疑?天哪!这样的父母真的可怕!
或许孩子的积极性、自信心就是这么一点一点被我们毫无意识的打击,消耗没了。这能怪孩子吗?还是我们根本就不是合格父母的样子。今看到儿子写的这个纸片,让我惭愧不已。
孩子在成长,父母也要成长,不合时宜的教育方式,只会成为孩子的束缚,顺应孩子成长的教育,尊重、陪伴、引导、耐心、情绪稳定才是我们给予孩子最大的福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