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说的前半部分,我以为作者是批评带讽刺着主人公默尔索这样的人,他们看似对一切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对人性的枷锁视而不见,对世间的感情无动于衷。可能是我受到上一部小说《追风筝的人》的影响,认为人世间需要充满着道德感和愧疚感,需要有一种高尚的情操信仰,来维持着我们生命的意义。所以直到读到主人公入狱后面对着神甫的引渡而无动于衷,我始终觉得主人公这种欺世的人活该被冤枉而死。但等到了最后主人公的呐喊和对自己信仰的坚守时,我才发现我错了。
因为本书的主旨是批判虚无,批判虚伪。虚伪这个词在10年前用的比较多,现在似乎已经很少人再对人评价为虚伪这个词了。主要原因可能是虚伪与热心肠是一对矛盾共同体,你无法确认一个拥有热心肠的善人所作所为是否是虚伪。但这篇文章,加缪就在尝试着指出这一区别。默尔索肯定不是一个虚伪的人,但他有没有那么的无所谓,从他一开始对自己生理上享受的追求,到最后不对自己判死刑的上诉从而主动的抛弃身体,他对朋友的肯定和帮助,他从来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说瞎话,最后这一点才是作者对存在主义的真正的探讨。
在读《万历十五年》的时候,我曾经想把书中我的感悟用精准的语言写出来,但是我却又写不出来。面对一些优秀作品,读者无法用精炼的语言,富有创造性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观念,读这些书往往感觉自己进去了宝库却空手而归,于是说这种书是适合重复阅读的,每隔一段时间读一遍,把自己的思路重新整理。
到底是应该选择有高尚道德感的生活,还是抛弃虚假的面具选择自由自在无视他人的生活,最近两本书可能就写了对这两种生活的不同选择。我目前来说还是倾向于第一种,但读完了这部小说之后,又给我以后处理事务的动机带来了另一种角度:有时候可以抛弃一些人世间的道德束缚和虚伪的表面,从而来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情,实在没有必要为了别人的看法而做出一些合乎道德情理方面的事。
ps
法庭的构造:一个检察官,三个审判员,二个穿黑衣,一个穿红衣,红衣为庭长,负责体提问检察官和律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