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问答的效果』
“他怎么连这个都说不清楚呢?”“这个问题好尖锐。”“他的答案好啰嗦啊。”不管是分享、演讲,还是讲课,问答环节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听众的整体印象。尤其是,一般问答环节都安排在流程的最后一环,所以更容易给听众留下印象。
作为分享者,单向的灌输是从自己到听众的单向流动。而问答则不同,它是你和听众之间的信息双向流动。因此,它能让听众快速理解你。“好的回答”会得到听众赞同,继而赞同你的所有分享。“不好的回答”会让读者一头雾水,并且质疑你之前所讲的全部内容。
这就是问题环节的效果,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你才能更好地俘获听众。
②
『看待方式』
优秀的分享者,从来不把问答当成考验,而是作为“传递信息的机会”,好好利用。
一边思考和梳理对方的提问,一边导入自己的主要观点与关键信息,这件事看上去简单,实际上却需要丰富的技巧。不围绕分享主题去回答,你就失去了再次传递信息的良机。
对于提问,我们是要做好准备的。比如,你可以通过类比的方式,把听众的问题迁移到分享内容中。你还可以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听众看到你们之间的思考差异。最复杂的方式是,你可以做自己的提问库,用以应对各种问题。这是我们对于问题,该有的看待方式。
③
『化解攻击性提问』
不是每一个听众都带有善意,有些问题可能会有攻击性。尤其是遇到带有消极表达的问题时,你在回答前,最好把它抽象化,来化解问题中的戾气。
比如,作者就曾被问过“为什么贵公司的股价这么低迷?”。回答这种问题,很考验能力。如果你直接回答,就相当于承认了公司股价长期低迷这一观点。为此,作者的做法是,把它抽象化。“您是想了解我公司股价的趋势,对吧?”这样的处理,就把带有个人情绪的观点上升到了事实维度,不仅消除了问题的情绪化,而且能够把听众的思考带到另外一个维度。这种处理方法的原理在于:把消极提问替换成抽象表达,可以很快缓和对方的攻击性。
④
『再次确定问题
不是每一个听众都善于表达。作者在分享中,就经常遇到奇怪的问题。比如,“你知道如何避免XX事件的发生吗?”“你怎样看待这类社会趋势的?”不好懂的问题,通常包含模糊的定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