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
【考える人】村上春树访谈

【考える人】村上春树访谈

作者: 週寂 | 来源:发表于2019-01-01 20:52 被阅读9次

村上:习惯非常重要。言归正传。写小说的时候我是不听音乐的。每天不一样,但大概是五六个小时。从九点到十点。

-不吃早饭?

村上:早饭在七点左右做些cheese toast吃,不花时间。

-接下来就一心一意的写了?

村上:是啊。不和任何人说话,专心的写。写完10页就停下。

-10页就是指换算成四百字原稿纸的10页?

村上:对。那是我的标准格式,10页就是两个半画面。写完就到九十点了。就立即停止。

-不接着写下去?

村上:不写了。觉得想写下去也不写了,在第八页时觉得写不下去的话也无论如何写到10页。再想写也不写,把那想写的心情留给明天。大概因为我是爱长跑的人吧。就像在马拉松比赛,即使你想今天已经够了也不可能在40公里时中止,也不能因为想跑就特意跑到45公里。那是规定好了的。

-比如在青豆和天吾以交互的章节出现的book2,假如青豆和长老对决的场景结束在第六页,也要把下一章继续写四页?

村上:当然。

-为什么保持步调这么重要?

村上:为什么呢?我也不太知道。总之就是让自己保持步调了。让自己成为习惯的动物。一旦决定每天10页,就不管怎样都写到10页。这种情况从『寻羊冒险记』时开始 就没怎么变了。决定后就坚决做到。坚持不懈,不唉声叹气,不找借口。有点像搞体育的啊(笑)。

如今我这样说出来后会有很多人佩服的说“好厉害啊”,但在以前会被人认为是傻瓜。那不是“艺术家”的行径。艺术家就得高兴写就写,高兴不写就不写。那样计时上下班一样的写法不可能写出好东西来。还经常被说成是截稿后才写出的东西。

但我不那么认为。不管这世上的其他人说什么,我都认为我所感到的一定是正确的。所以无论被怎么样看,我的步调都不会瓦解。早睡早起,每天跑一万米,每天写10页的书。可能有点白痴吧。而我到现在还认为那是对的。而且是真的那样感觉,不是从别人那儿听来的。

-据说经营“Peter Cat”的那七八年也对村上你的作为小说家的态度影响不小。

村上:我当时想比起开店写小说容易多了。而那么轻松是不是好事呢,一想到这里就觉得不给自己加上一定的约束是不行的。那么轻松下去的话人会废掉的。所以每天跑步。一想便知,即使不想写的时候也得写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劳动就是这么回事。时间一到就不得不开店,今天不想做也不能不做,遇到讨厌的客人也得堆着笑说欢迎光临。那样的生活长期持续的话,也就自然而然对写作抱有相同的劳动理论。要是我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成了作家,可能就没有劳动理论那样的想法了吧。

最后,关于耶路撒冷领奖的清一色的批评和演讲。

村上:从媒体来看是骂声一片啊。

-确实,是啊。                       

村上:要问我那之后感触最深的是什么,我觉得在当时铺天盖地一面倒的信息很恐怖。虽然我不怎么看报纸和杂志,但那信息还是如同溃堤一样带着压倒性的力道向我直泻而来。而且,接收那情报的大多数人就那么把字面的意思全部接收。接收,并且发送到别处。这使我重新认识到这社会的恐怖。

-虽然经历过那么大的战争,日本社会的群情向来是一股脑的朝着某个方向泛滥汹涌这一点一直没变,而且感觉上还会这样延续几十年。总是极端性的针对某个方向,太过缺少等等,停下来好好想想的态度。还有媒体也在推波助澜,如同表里的关系。

村上:更有甚者,我感到如今是声大者胜。想说就说,不必负责 。耶路撒冷奖领奖时的演讲是当时我能做的极限了。不能说得更多,说得更少的话又失去意义。只能在那风声鹤唳的地点尽可能做最善意的事。有的说应该更明确的批判以色列政府,但实际处在那样的地方是力不从心的。身临其境的时候是全然不同的氛围 。

-但我认为村上你的演讲作用很大。甚至感觉那演讲把媒体的论调整个逆转了。

村上: 耶路撒冷市长在那之后找我握手说:这才是小说家的演讲啊。而也有人说,一边是墙壁一边是鸡蛋,支持鸡蛋是理所当然的嘛。但我有些怀疑,在那样的时候,在自负其责的情况下,有几个日本人能100%断言自己站在鸡蛋那边呢。连我也不能说绝对做得到。

支持鸡蛋不能只凭一时意气。还必须有相应的决心和负责到底的觉悟。我在旁听地铁沙林案的审判时强烈的感到过这一点。那帮人做的是无法被原谅的不能再恶的恶事,但我也必须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事情。即使因此被被害者责难,被社会责难也在所不惜。这种心情也被放进了【1Q84】。在以色列的草木皆兵的战战兢兢的空气中的想法,在东京地方法院的硬椅子上的想法,和我如今融入小说中的想法是一脉相承的。当然,事情还没有定论,我还会继续这样的将思考进行到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考える人】村上春树访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jo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