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千金

作者: 纷至沓来 | 来源:发表于2023-08-30 00:10 被阅读0次

一诺千金·典故出处

"一诺千金"这个典故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这篇文章讲的是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

这时敬慕季布为人的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侯婴说情。刘邦在夏侯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

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够有这样的好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

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季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地道的杂家徐珂

徐珂的生平

徐珂(1869年﹣-1928年)原名昌,字仲可,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人。1889年参加乡试,中举人。不过,他在科举考试中,终未再获功名。但他在学习传统文化之外,颇关注于新学,以至于1895年赴京参加会试时,曾参加过梁启超发起的呼吁变法的"公车上书"活动。又曾成为柳亚子、高旭等人1909年首创的爱国文化团体"南社"的成员。其间,为了维持生活,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时,他曾充当其幕僚,为将士讲解古书诗赋,但终因思想不合而离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诺千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lo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