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终认为,读过书的人与没有读过书的人是有区别的。
也许暂时看不出有什么差别,但是天长日久,那些差别还是会体现出来的。
01.
命运的差别
知识改变命运,这话一点不假,只有亲身经历过得人才会明白这句话是真话。
舅舅家有四个孩子,其中两个女儿研究生毕业,三女儿因为高考失利没有参加复读,小儿子根本不爱学习,初中都没毕业就出去打工了。
刚开始的时候,老三和老四早早的就解决了生存问题,每年年底还能给家里拿一笔钱,而老大和老二还得家里支援,但是等老大和老二毕业后,区别就显现出来了。
凭着自己的本事,一个进了一家研究所上班,一个考进了一所学校当老师。不但社会地位高、工作稳定,收入也好,而老三和老四还是四处打工,由于没有文化,只能干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什么保障也没有。
因此,老三多少年抱怨父母当初不让她复读,如果她复读了,命运或许就不同。
确实如此,读书改变命运,这四姐弟就是最好的例子。
02.
社交与认知的差别。
村里有很多年轻孩子,我发现在读过书的人和没有读过书的人之间,他们的社交和认知也有很大差别。
有两个同岁的女孩子,一个小学毕业后就不上学了,外出打工,另一个上了幼师,成了一名幼师,她们结婚的时候一个只有两三个朋友,而另一个有十几个,
一个靠体力赚钱、一个靠智力赚钱,一个结婚后在家做饭带孩子,一个结婚后继续自己的工作。
我曾经问过一个即将毕业的村里孩子,你在外面读书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她回答:“首先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扩大了自己的视野,而且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朋友圈也比以前扩大了不少”。
这就是认知的差距。
在初中的时候,有很多同学就不上学了,有的管教的严的,送出去学门手艺技术,不严的就把孩子放任了,结果认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进了监狱。
我想如果他们能够读书的话,就不会去做那些事情了。
本来是在学校接受教育,偏偏要到社会上接受教育,何苦呢?
03.
上面的例子就充分说明了家长们的认知问题。
我一个表姐,两口子都是读过书的人,虽然现在生活在农村,钟着几亩地,没能靠知识改变命运,而且表姐常年有病,但是他们却都支持孩子们读书,并且平时也注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而两个孩子都争气,不但学习好,而且待人接物方面都不赖。
而表姐夫兄妹几个也都是大学生,有当官的,也有当教师的,他们的孩子也个个是大学生,有出息。
而我在学生时代,见过很多父母孩子不想读书就不读,有的只顾着打麻将,有的只顾着挣钱,结果孩子们长大后又重复着自己的老路。
而有的家长的观点就是:读那么多数有甚用了,清华毕业后照样找不到工作的多了,那个谁谁谁一天字没识,照样是咱这儿的首富,那些读书的钱还不如留下来给娶媳妇了。
我相信说这些话的家长大多数是没有上过学或者是上学不多的人,否则他们是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的,也许在你所处的一亩三分地你没有感觉到知识的重要性,但是到外面的世界看看、体验体验下你就会明白了。
所以读书的家长和不读书的家长很大一部分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也是不同的。
04.
发展情况不同。
我有一个朋友,他有一个同学,刚开始那孩子有苦力、有胆量所以发展的很快,我朋友还经常受他帮助了,是村里人公认的有出息的人,能赚钱糊口的好后生,而我朋友由于一直读书,所以要力气没力气,种庄稼也种不了,连个摩托都骑不了,大家都替这孩子发愁。
但是,几年以后,差距就显现出来了,我朋友毕业后进入一家建筑单位,一直做的是管理岗位,而他同学由于工作不稳定,有时有干的,有时没干的,一年的收入也只能勉强维持,现在跟前的人又项目我朋友了,说是还是有文化好,有出息。
05
所以,人不能看到眼前的利益,而要把眼光放远点。
坐下聊天的时候,经常听到有的人说,我要是当年多读书怎么怎么样,别看那个谁谁谁现在混得比我好,要是我念下书一定比他强。
抱歉,生活没有假设,只有结果。
而结果就是,人家比你强。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路要走,也许有的人读了书不一定发展的好,也许有的人不读书照样比读书人生活的好。
但是,我们得承认,在任何时代,读书都是成功的最有效途径,而通过其他途径成功不是没有,是很少。
如果我们都是普通人,还是多读点书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