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春秋到两汉谈历史与读书人的作为

春秋到两汉谈历史与读书人的作为

作者: Ryanta | 来源:发表于2020-04-22 17:25 被阅读0次

    今天我们来聚焦主题:春秋到两汉的历史与读书人的作为(包括行动举动还有作为)。读书人在盛世有什么作为?读书人在乱世又有什么作为?我将一一道来。

    中国的制度是世袭制, 但是,在尧舜禹时代却不是这样的。尧舜禹是没有血缘关系的。那么这叫什么制度呢?叫做“禅让制″也就是说,在君主老死前,或者说生前,需要观察有德行的人。死后就把自己的位置让给这个有德行的人。禅让制有什么好处与坏处呢?好处是基本不会遇到昏庸无道的君王。坏处我这没有两点,第一点上一任君王可能会看走眼,选到的下一任君王可能是一个昏君。第二点上任君王的儿子的权力过大,与下任君王势力产生冲突,容易有战争。

    坏处比好处要多的多!说明这种制度是有问题的,那么该怎么办呢?其实如上文所讲,就是世袭制。当然,遵循的是嫡长子。(释义为长子继位,当然在商朝也可以哥哥继位或者弟弟继位。)那么世袭制是什么呢?也就是上一任君王把自己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当君王。那么这有什么好处与坏处呢?

    好处是暂时不会出现权力过大导致的内乱,国家更稳定。

    坏处是继承的君王是一个昏君,会搞得民不聊生。

    但是这种制度总比上一种要好的多,所以就暂且用它了(其实不能说暂且因为中国从此以后基本用的都是这种制度,直到几十年前,才改变。)

    于是慢慢的夏朝过了,到了商朝。我们知道,商朝的末代皇帝是商纣王昏庸无道。于是,姜子牙,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取而代之,可以说这叫“清君”(为什么不叫清君侧呢?因为清理的不是服侍君王的人,而是君王。)但是我们知道周朝起源于西岐,是一个不算大的部落,虽然一开始西岐的统治者能把西岐能治理的很好,治理这么大一个商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于是周朝运用了分封制,也就是把自己的国家领土分封给特别多的诸侯,整诸侯自己治理,可是该如何让诸侯受到自己的管理了。于是周公就想到了办法,他发明了"礼乐制度”(可以说就是一套进贡与汇报的制度。)那么礼乐制度有什么问题呢?

    好处是能让国家暂时太平,管理自己没有能力管理的地方。

    坏处是当诸侯过于强大或者周朝过于弱小的时候,诸侯会造反。

    在周朝末年,礼乐制度的坏处被充分的暴露了出来。到处都是群雄并起,如:秦国,楚国,宋国,楚国,晋国,燕国,越国,吴国,中山国,巴国,陈国,蔡国,还有分晋的韩国,赵国,魏国等等等等……可见这是一个多么乱的乱世!在这个乱世也出现了特别多的“家”(可以说是治国的不同策略的人形成了一派一派的)比如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基本就是这些了。)那么作为秦国楚国宋国…反正就是君王该选择哪一家来治理自己的国家呢?墨家是肯定不行的。因为墨家要求没有等级,要兼爱(就好像现在基督徒说的博爱)会影响到国家或者说君王的权力。道家肯定也是不行的,因为道家要的是无政府制度。那么儒家法家可不可以呢?我们知道儒家都被称为仁道,就如其名是以仁治国、道德治国。可是,我们知道儒家也没有被用上。这有是为什么呢?因为儒家要求的是君王的品德,老百姓的品德,要慢慢的教化。对于春秋的君王来说这样太慢了,所以没有用儒家。那法家行不行呢?法家叫做霸道,如其名也真的是以霸之国,法家的制度就是胡萝卜加大棒杀人机器,与儒家不同,儒家把人当人,法家把人当物,做的好就常,做不好就罚,虽然把人当物品,可是法家治国能很快让国家兴盛。于是众所周知的秦王嬴政就用了法家。最终兼并天下成为了秦始皇。

    秦王最大的功德,一是把封建制变成了郡县制。郡县制也就是把全国分成了好多郡与县,有县令(管理县的人),太守(管理郡的人来)管理。最终向朝廷汇报。而且,县令、太守都是没有兵权的,也是听从中央管理的,造反的几率的确下降了。二是在全国建造了好多石头路,让消息变得更加灵通。

    可是,秦国只有15年就灭亡了,为什么呢?因为当君王很贤明的时候,老百姓基本是可以安居乐业的。可是法家本来就一定的压迫性,所以就算君王很闲明,可能老百姓也不能得到小康生活那样的生活。可是秦二世胡亥,他已经昏到一定程度了,秦始皇肯定用武力压制住了一些问题,君王昏庸,问题就会浮出水面。而且老百姓本来就在压迫中生活,君王昏庸,老百姓的压力就会更加大。吃不饱饭怎么办?造反!于是就有了陈胜吴广大起义。后来又向两起刘邦项羽楚汉争霸。最终得了天下的是刘邦。

    刘邦得了天下,他就要想办法来治理天下了。可是到底该怎么治理呢?封建制使周朝灭亡,郡县制使秦朝灭亡,用哪一种都不合适。最后,刘备终于懒得想了,采用了郡县制加封建制。不过,后来刘邦就把异姓诸侯王全都消灭掉,换成了同姓诸侯王。

    可是诸侯王拥有兵权,造反很容易。所以汉景帝开始消潘,一个大国的国君有几个儿子,就把大国分成几份,分别加封给这君王的这几个儿子。国家的领口变小了,兵权也变少了,最后的最后也就变成了郡县。

    接着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用了公孙弘,董仲舒,废除百家,独尊儒术,让读书人可以当官。读书人读的书也就是四书五经。汉武帝又发明了举孝廉,也就是说谁又孝又忠又清廉,被当地人或者谁举荐,就可以入朝当官。后来,汉武帝采用了桑弘扬的方法,把制品揍钱全都变成了国家生产,只有炼盐可以在民间生产,并卖出去了一些官位,弄得国库盈满,马放南山,加上文景之治变成了一个太平的帝国,解决钱财和国内问题,汉武帝就开始解决国外匈奴的问题了。用了外戚卫青,霍光,霍去病,攻打匈奴。结果耗费大量金钱和人命,最后好像写下了一篇罪己诏。临死前把下一任皇帝托付给了霍光,上官桀,桑弘羊,后来桑弘扬,上官桀因争权而死,朝政被霍光一手把持,立了一帝废了一帝,好像最终有立了汉宣帝。后来由汉宣帝亲手把持朝政,外戚参与政权这件事才从此作罢。

    读书人在皇帝身旁或者说在朝堂中当官,可是他的家却还在老家,不会迁到都城来。于是读书人的家就在当地形成了一股势力(代代做高官的读书人)这种势力就是我们现在称之为的豪族。

    慢慢的走进了东汉末年,当皇帝变得昏庸无能时,出现了三股势力。一股为士大夫势力(如宰相丞相。)一股是宦官势力(因为宦官待在皇帝旁边容易得宠,也就有了势力。),一股是外戚势力。(外戚是皇太后或者皇后的兄弟,父亲,概括一下就是皇太后或者皇后的亲人。)这三股势力到处相争,一般都是由宦官和士大夫来较量,结果一般赢的都是宦官,于是有了两次党锢之祸。多数读书人被杀,现在读书人前途就成了个问题,因为如果他继续清流,基本是必死无疑。那除非去贪污,或者拍马屁。要不就只能隐居,可是一般的读书人是不会轻易隐居的。于是就有了《古诗十九首》中读书人的纠结。到后来事情变得更加严重,董卓借着平面黄巾军起义,来到朝廷把持朝政,废了一个皇帝,立了一个皇帝。这跟儒家完全不符。因为儒家讲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董卓是以臣杀君,这是违背仁义的。后来有18路诸侯讨伐董卓,乱着乱着,有权利的人把天下分成了三份。一份是魏国,一份是蜀国,一份是吴国。也就是我们现在非常清楚的《三国演义》里的魏,蜀,吴。读书人,寒族和豪族肯定都是到处投奔。可是,豪族为了保全自己的家产,投奔那肯定还是一个选择难题。于是,多部分在老家有权力势力,有家产的人就没有搬走。

    最后魏国变成了晋国,灭掉了蜀国,吴国。成立了西晋。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犯了一个该被天诛地灭的错误!是什么呢?我们下次再说。          (* ̄︶ ̄)

    汉武帝以后,读书人在太平盛世肯定是读书当官。匡扶正道,纯化民风。(当然这是用我爸的话来说( ̄ yⅴ  ̄)~*捂嘴偷笑)整体来说是很清廉的。而乱世呢?可能根本就是进退两难,不知未来了。

    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了,下篇再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秋到两汉谈历史与读书人的作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dw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