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依稀记得十多年前在北京生活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念书,刚从小城市的生活圈子里走出去,又是到了首都,经常有种眼花缭乱的感觉,走到哪儿都能看到许多新鲜有趣的景儿。
可除了东四十条南锣鼓巷、798艺术中心、西单大悦城、后海酒吧街这样热热闹闹的地方之外,我却发现北京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常常想去一个地方挤公车换乘地铁,几个钟头下来才能到达目的地,总感觉还没开始干嘛就已经筋疲力尽了。这还不算什么,那些年最常说的一句玩笑话就是“北京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半年”。对,说起北京的风沙,我当年真的觉得要死的心都有了,不止是寒冷、干燥这么简单,它就像是一把把锋利的小刀子,一点不留情面的从你的脸上、耳边和身上飞速离去,那种皮肤能够感受到的疼痛感,很难形容,但也终生难忘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88316/3981c7b723f0c60b.png)
其主要原因就是绿化的问题,加上离内蒙又很近,那里常年因为植被的缺失、砍伐、干旱所以沙尘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后来无意中看天气预报,发现一个字被提及的次数相当多“霾”,那时候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发音,更加不理解这是什么东西了。好好的天气预报,阴、晴、多云、小到中雨、大到暴雨、雨夹雪、冰雹这些都好理解,那么“霾”究竟是什么情况呢?
当然,那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今天,我们经常谈及到一个话题“最近空气很差,雾霾严重”。买不了大房子,坐不上豪华轿车,吃不到山珍海味,这恐怕已经不算什么大事了,可你要说想呼吸到一口新鲜空气都成了奢侈的事情,那么想来真的是非常可怕。
百度百科: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雾霾”的出现,让蓝天白云成为了难得一见的景象,甚至比看到彩虹或者流星更让人兴奋。不可否认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一切都是人类自己造成的。汽车尾气的排放、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这些都是造成雾霾的一份子,除此之外,气候的突变也是极为关键的原因之一,而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熊无家可归面临濒危这样的介绍和相关的呼吁难道还少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88316/e020f15bf1c7d5b2.png)
这两天雾霾严重,我几乎不出家门直到家里的存货全部消灭干净,我鼓足“勇气”出去采购,真个天一片灰蒙蒙,临近下班高峰期,路上车水马龙,可即便是开着车灯,也让人感到很恍惚,能见度非常低,走几步就很想咳嗽,总感觉真的有很多颗粒物明显的被吸进了肺里,脑补的画面我就不讲下去了,总之这一切感觉非常糟。空气差到让我这个没那么多讲究的人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网购了几个“防毒面罩”。
我们生活的地球究竟怎么了,物价飞涨,工作压力大,行业竞争强,这些统统都可以解决,做不好的事情,可以多花点功夫去钻研,所谓笨鸟先飞嘛。可是空气这件事要怎么解决?依然有那么多的人喜欢在夏日的街边吃烤串,炭烧出的烟雾弥漫着整个十字路口;依然有那么多的人在明明看到“禁止吸烟”四个大字的时候,不以为然的掏出了刚买的香烟;依然有那么多的人在共享单车如此方便的今天,还是觉得开车更有面子;依然有那么多的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工业废料等引入河水中,造成更大面积的污染;环保、节约、低碳这些词也只是大多数人口中的一个符号而已,和每天要说的很多句“废话”一样,说过也就忘了。从来就没有真正的融入进生活习惯中去,更加没有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不敢想象,若干年后你的孩子们是不是只能在画中看看蓝天白云。
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恐怖很让人后怕的事情吗?
空气、水和阳光是从小我们就知道的人类生存三大重要因素,如今,水已经不再清澈了,呼吸新鲜空气也成了奢侈,我们将如何安放自己的下一代呢?
2018/12/3
晚安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