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期间,我问放假回家的女儿,你怎么不跟美佳玩了呢?
她说,不想。我问怎么了?她说美佳上个月去京都,在她租的公寓里住了几天,让她不是很舒服。女儿列举了几个细节,比如美佳用完浴室不知道把自己掉了的头发收拾干净,刷完牙不知道把溅在周围的水滴擦掉……说到最后,女儿感慨,美佳一直跟父母住,没有独立生活过,所以不懂单身生活的人是很注重一些小细节的。
美佳是女儿的高中同学,我知道她们是闺蜜。高中毕业后美佳考上了家门口的山形大学,不需离家外住,而女儿远在京都,一个人租房子住,这意味着她要经营打造自己的住处。
我很理解女儿。我们都认为借住在别人家,最好不留下任何痕迹,包括头发。我不知道这是好习惯还是超过了习惯的洁癖。很多我觉得很朋友的人,一起住上几天,就会发现我们其实在“很多地方”很不一样。而这些地方,确是我们很难容忍的习惯。比如,朋友A会把筷子伸到饭菜的中央,朋友B跟你喝茶的时候没有把手机静音,朋友C把你借给他的书搞了一身烟味还给你……
至于跟你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人,那难以容忍的习惯就更没法一一列举了,比如吃饭打嗝,把拆开的包装纸随意丢桌上……在过去的无数次磨合的过程中,我开始学会保持风度和修养,我觉得这其实没有什么,只要不死人,就努力不去指责。我不是怕破坏关系,而是不想太累,在乎一件事情本身就是浪费精力的事情。多少次,我觉得我跟任何人都处不好关系,我需要朋友,认为他们是我的朋友,但是我又从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中发现他们不是朋友。
说到这,自然会有人说,人与人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我知道,我曾经并且现在还在不停️地用这个抽象的距离去劝导他人,有时候像个心理咨询师。但是这个适当的距离到底是多长的距离,如果你不曾走近,岂能测量。然而测量之后,你也许就失去了一个朋友。你会找出种种理由来说服自己的正当性,是因为他或者她不够符合你的标准,你的朋友的标准。
说到标准,这似乎更难。人到底是通过什么标准去筛选朋友的呢?女儿说,在一起舒服就行。
而舒服,又是什么呢?
我在楼上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楼下的电视声音通过天窗传过来,是热热闹闹的广告节目,打乱了我的思绪,我想是不是应该告诉楼下的人,请把电视声音放小一点,我又想还是不说了吧,说了累得慌,刚才思路清晰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吵闹……我甚至又想,我是不是应该出去走走清醒一下再接着写。而这时广告已经结束,新闻继续播放着……一下子我又觉得安静了。原来,在不在乎还是取决于自己的心境。
那么,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朋友?写了半天,我似乎找到答案了,又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要什么明确的答案。女儿说的对,当你跟他或者她在一起的时候,互相舒服就行。当别人的头发掉了你家浴室一地你根本不在乎的时候,你们才是舒服的朋友。
近距离接触一个朋友,也许需要勇气。而有时候因为走近了,反而失去了。这真的不是一个单纯的,几根掉下来的头发如何处理的问题。
网友评论